笔趣阁

少年文学>重生十几年前的 > 第 14章 各奔东西(第1页)

第 14章 各奔东西(第1页)

顺利通过答辩后,同学们各自奔赴前程,寝室楼里外一片狼藉,到处是打包的纸箱和散落的杂物。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照亮空气中飞舞的细微尘埃,也照见了一场场匆匆的告别。

带不走的物品大多留给了本地同学,裴攸宁也因此“被迫”接收了不少东西。她倒不急着搬离,毕竟之后还要随苏凌雪同去北城旅行。

这几日,她除了用赵云铮的电脑精进PS和视频剪辑技术,就是一次次送别来自五湖四海的室友,帮她们把行李搬至公交站或邮局。若在前世,她未必愿意做这些琐碎辛苦的事,但重活一世,想到有些人或许此生再难相见,她便不再计较往日是亲近或疏远,甚至曾有些小摩擦的同学,她也愿意搭一把手。

最大的收获,是留下了许多同学的电话和QQ。她知道,这些都将成为未来珍贵的人脉。

赵云铮在校外租了房子,很快也要搬走。临别那天,裴攸宁将张伟寄来的考研资料送给了她。虽然赵云铮目标并非华大,但捧着那叠资料,她依旧兴奋不已。

“我把我小区的地址给你,有空来我家,我给你加餐。”裴攸宁真诚地说。前世她只顾着自已,和赵云铮只在几年后的同学聚会上见过。如今两人同在海城,彼此能做个伴总是好的——赵云铮本就是个讲义气的人。

“好,一定!有空就找我。”赵云铮笑着应下,也没想到临走时竟多了一位朋友。

赵云铮离开后,寝室真正空了下来,只剩苏凌雪和裴攸宁两人。望着空荡的床铺,裴攸宁不由想起那句话:“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她还未及伤感,就接到了父母的电话。

“宁宁,我们决定买房了,就你上次提的那个小区。我们特地打听过了,省城确实有东移的计划。”裴俊生夫妇特意去了省城,顺道见了几位老同学,多方探听才做了这个决定。

父母终于想通了,省去她再多费唇舌。“好啊!我也觉得买了不会亏。”

“我跟你爸打算借点钱,全款买下,直接写你的名字。”韩孝英听了同学劝告,想着横竖只有一个女儿,写她名字省得日后过户缴税。

“写我的?”裴攸宁有些意外。当初提议买房只为父母资金增值,并没想过房子会直接归她。

“我们就你一个,也没人争,以后不都是你的?”

这样确实省去不少麻烦,裴攸宁便应下了:“好!那你们什么时候办手续?”

“这周来不及,定金已交,预计下周去办。”

没想到父母办事如此利落。裴攸宁算算时间并不冲突——本周末去北城,下周末赴省城正好。

韩孝英还说起,她已委婉地将撤资买房的事透露给了裴俊生的高中同学——当初正是这位同学介绍他们投资那家公司,投资期间也确实赚了不少利息。如今自家撤出,于情于理都该提醒对方一声。

裴攸宁也觉得应当如此。那家与他们交情甚好,平日走动频繁,提醒是应该的。

前两天,裴攸宁刚开通股票账户,却苦于没有本金,只能望洋兴叹。她不免有些泄气。虽做长线打算,但投资终究越早越好。

眼下唯一有望动用的,是小时候家里为她买的一份教育保险,大学毕业当年生日后可一次性取出。可离她生日还有两三个月,远水难救近火。

她忽然想到了海城的外公外婆。老两口都是退休职工,每月养老金不少。若能借来做启动资金,既能为他们赚些收益,自已也能赚点差价,岂非两全其美?

若在前世,裴攸宁定不屑于此,觉得这近乎欺骗老人。但这一世她许多事都看得更透——反正自已有工资,每月分期还给他们便是。

思及此,她开始筹划如何瞒着父母拿到这笔钱。

次日,她带着礼物看望外公外婆。席间“恰巧”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端是她“在某地方银行工作”的同学,说是有个大额存款的机会,利息远高银行,但自已钱不够,想向她借钱。

裴攸宁推说没钱,并称父母刚买房也手头紧张。对方叹说“机会难得”后便挂了电话。

外婆听得事情原委,又听说对方承诺每月预付利息,不禁动了心,问需要多少。

裴攸宁说了个老两口能接受的数目:五万。这笔钱在小城安城不算小数目,但在海城,也就是两人几个月的工资。

恰巧老两口有笔定期刚到期,还未转存。裴攸宁“贴心”地提出写张欠条,算她个人借款,以免老人承担风险。

老两口更加放心,当即就去取了钱。那个年代的老人心思纯朴,尚不知十年后这会成为电信诈骗的经典剧本。

下个月她就上班了,有了工资便不愁还不上利息。拿到钱后,裴攸宁立刻买入前世涨幅

最高的几只股票。

完成这一切,她的心仍在剧烈跳动。这是她生平第一次如此大胆——既大胆“骗人”,也大胆投资。

即便重生,一个人的本性也难轻易改变。前世的她谨慎胆小,凡事瞻前顾后,错失许多机会。但这一世,既然老天重给她一次机会,她便想真正改变,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