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宗庙做什麽?还是半夜?”
江止望着容禅,说:“宗庙是气运之地,前朝祭坛所在,需在那里打开天门。”
朝臣哗然,马上有人撸起袖子道:“果然在借我朝气运修仙!陛下请速速查办啊!以免影响皇朝基业!”
衆人皆知,前朝帝王沉迷巫觋之术,本朝开国君主攻入京城时,末代帝王还在自焚祭天企图诅咒本朝国运,但显而易见以失败告终。为告诫後人不得沉溺巫术,开国君主特地将宗庙建在了前朝祭坛之上,以祖宗之魂镇压邪灵。
容禅握着龙椅扶手的手渐渐抓紧,迸出青筋,他抱着最後一丝希望问:“你……打开天门做什麽?”
江止直视着容禅,道:“飞升成仙。”
容禅跌坐在龙椅上,神色复杂。
这时,忽有人上前禀报道:“陛下,近三月来,京师周围百里滴雨未下,田地干涸,实在反常……恐有妖人作祟……”
“国师,你有什麽话说?”容禅问。
“臣无话可说。”江止道。
“你,你不辩解?”
江止望着容禅,思索了一会儿,说:“他们所说属实,只是借了少许王朝气运,并无影响。京师大旱是年运所致,自然之力,与我无关。”
修道亦修心,借就是借了,江止并不撒谎。
“他在撒谎!”有人嚷嚷道。
“怎麽你动了手脚後,天就大旱了?往年雨都下了三轮了!”
朝臣愤慨,沸声盈天,有人说着:“国师立下汗马功劳无数,亲手抚养陛下长大,早与我朝气运连在一起,哪能害我朝!
有人说:“陛下!请立即将这妖道处斩,否则他断了我朝龙脉,後患无穷啊!”
容禅目光深沉地看着江止,期望能得到江止一些解释,但是没有。朝中大臣俨然分成了两派,水火不容的样子,实则他们都在等待皇帝做决断。容禅见江止扛着不低头,良久,道:“来人,将国师下狱,责刑部仔细查办。”
江止长睫微眨,并无过多反应。
天牢之中。
虽然皇帝将国师下了狱,但是人都知道国师在皇帝心中的份量。因此牢房也是用来关押皇亲国戚最为豪华的一间。除了门外有铁栅栏外,和寻常宫殿并无差别。
突然被下狱,江止也没有展现出慌乱愤慨的样子。他反而像被卸去身上国事的重任,每日只在牢房中读书,或者打坐冥想。
夜里,牢房中烛火仍未灭,幽昧黯淡,影影绰绰。
江止正在床上闭目打坐,忽有一人穿过被条石铁汁封铸而成的墙壁,旁若无人一般走进牢房中。他衣着形制怪异,仿佛古时之人,且绘着许多星图和符文,不正是那些宫女太监所说的妖人?
他一进入,江止就感觉到了。
“师弟,我怎麽说?你是不是有大祸临头,该离去了。”师兄道。
江止摇摇头:“一些小风波而已。”
师兄道:“飞鸟尽丶良弓藏,世间帝王,用得找你时便是左膀右臂;大业建立後,便成了功高震主。师弟,你还不明白吗?”
“他不过是借坡下驴,清理权臣而已。”师兄道。
江止淡笑:“那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合格的帝王。”
“师弟……若你现在後悔了,我便施术带你离开。这小小牢房,还困不住我们师兄弟二人。我们回山上去,不在红尘之中,岂不逍遥快活。”
“师兄,若这是我最後一劫,劫是逃不掉的。我们师门参悟天道多年,能否打开天门,成败在此一举。”
师兄摇摇头,道:“前世冤孽啊……”
这时,忽听到外边有脚步声传来。江止向师兄告别,师兄亦辞行,良久,道:“师弟保重。”他原本想劝师弟随时後悔了离开,但想到修道之人早看淡得失,若为悟道,生死置之度外。
他也不能阻拦江止自己的选择。
门外来的是皇帝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小太监身後还跟了两个粗使太监。
他们捧着一个托盘,托盘中放着丝帛和笔墨。
小太监环视了一圈监室,叹道:“国师大人受苦了。”
他令人将托盘放到桌上,对江止说:
“国师大人,奴家是来为陛下传话的。”
“外边朝臣争论不休,几次朝会都差点打起来,没个结论。还有那不长眼的,到宫门外死谏,死活不肯走,污了陛下名声。”
“陛下意思是,国师大人写张陈情折,把这事认了便揭过了。陛下处罚一番,过些日子,再接国师回京。省得旁人多言。”
江止长睫微微一动,擡眸,道:“陛下这是让我认罪?不知我何罪之有。”
“这……奴家说这些也没有别的意思,国师大人勿怪。陛下意思是,多少算得上个欺君之罪。国师大人实在不想写也行,签字画押即可,奴家可代为捉刀。”
“所以在陛下心里,我是有罪的?”
“国师大人千万别误会……人尽皆知,国师大人身怀道术,是世外高人。当年若不是国师大人施术,哪借得来东风退了逆贼的战船……若不是国师大人召来天降陨铁,哪能砸死敌方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