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妹,我有些话想和你说。”
许安把许靖姚叫到后院。
“有什么事,你说。”
许靖姚看着他。
“我想和你商量一下,年后下场考试的事。”
许安道。
“年后就下场?我要是没记错,你到县学才两个多月吧?这么早就下场,你有把握?”
许靖姚目露讶色。
她没有参加过古代科考,不懂其中的难度。
但根据记忆中某人中举,把自已乐疯的文章,科举应该挺难的。
许安八岁才启蒙。
满打满算,至今上学才五年。
才上五年学,就敢去考童生了?
“童生我有把握,秀才的话不是太确定。
我夫子,我说的是肖夫子,他很厉害的。
到了县学我才知道,他的知识水平和见解,一点不比那些有举人功名的差。
乔家私塾真正比不上县学的是没有那么多的书给学生看。
这次的年底考试,我是班上的第一名。”
许安道。
他们这些刚从镇上入县学的人,上的是普通班。
哪怕是普通班,里面也有不少学生是在县学读了好几年书的人。
能考一,过童子试几乎没有任何问题。
许靖姚。。。。。。
好吧,是她小瞧了这个堂哥。
人家真是天才。
用许小小的话说,妥妥的古言文中的从寒门走出的男主。
“如果对秀才尚没有太大把握,或者说有把握,只是对名次没有把握,我建议再缓一年。
既然你有足够的天赋,那就不用太急。
迟一年再考,没准能拿个案首回来。”
许靖姚建议。
她多少有些理解许安的心思。
大概是觉得家里的事都是自已担着,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想早点考个功名,帮自已分担一点。
“我听大妹的,对了,莱县的事,后面有人来找你茬了吗?”
许安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
以大妹的能耐,他若想帮上她的忙,确实需要在科举场上表现得足够出色才行。
一个普通的秀才和案首,差距太大了。
“暂时没有,对了,我教你给你锻体术你练得怎么样了?”
许靖姚摇了摇头,问。
许安放假后,找了个抄书的活,昨日才回家。
兄妹俩今天刚见面,她还真不知道他的锻体术练得怎么样了。
“刚掌握两式。”
提起此事,许安有些赧然。
他在习武上的天赋远不能与读书比,有点浪费大妹为他准备的药膳。
“能掌握两式就不错了,好好练,此术不仅能强身,还能健脑,练好了,对你读书也有帮助。”
这进度在她的意料之中,不是人人都是言及。
言及那样的武学怪胎,她活了两杯辈子就见过他一个。
“嗯,我会坚持练的。
自从修习了你传授的锻体术,不仅身体比以前好,脑子也比以前更清明了。”
许安重重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