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出前的准备距离去省城的日子还有两天,许鑫一大早就揣着身份证往火车站赶——
年的小城还没通高铁,去省城只能坐绿皮火车,他怕周末买票的人多,特意选了工作日早晨出门。
火车站广场上满是拎着行李的人,穿着蓝色制服的工作人员举着喇叭喊着车次,检票口前排着长队,空气中飘着方便面和茶叶蛋的香味。
许鑫走到售票窗口,玻璃上贴着“凭身份证购票”的红色纸条,他递过身份证,声音清晰:
“麻烦买一张后天上午去省城的硬座,最早一班。”
售票员敲了敲键盘,打印出一张淡粉色的车票,票面上印着密密麻麻的黑色字迹,还带着淡淡的油墨味。
许鑫接过车票,指尖摸过“硬座”两个字——最早一班车中午就能到省城,正好能赶在下午去学校报到。
买完票,他没直接回家,而是先绕到街角的银行——
之前摆摊攒的钱,除了请家人吃饭、买礼物,还有买手机花了五千多,算下来还剩两万多。
出门在外现金带太多不安全,他走进银行,取号排队时还琢磨着:
现在存钱倒省事,等会儿取钱怕是又要问东问西。
轮到自己时,他递过银行卡和现金:“麻烦把这些钱存进去。”
柜员接过钱和卡,快核对后就开始操作,没几分钟就打印出存款凭条。
许鑫接过凭条,心里暗自吐槽:果然,存钱的时候干脆利落,不像取钱时,得问用途、登记信息,麻烦得很。
不过转念一想,比起后世动辄要填一堆表格、甚至要说明资金来源的流程,现在已经算简单了,也就没再多想。
他收好凭条,钱包里揣了银行卡和两千块流动资金——
这两千块够路上应急和刚到省城的开销,剩下的两万多存在卡里,不管是交学费、日常吃饭还是买东西,都足够支撑自己现新赚钱路子的时候了。
之后他才往小商品市场走,临出前得添点行李。
市场里人来人往,摊位上摆着各种日用品,许鑫先去箱包区挑了个深蓝色的行李箱,材料厚实。
老板说“这箱子结实,装几十斤东西都没问题”,他试了试拉动的顺滑度,满意地付了钱。
接着在隔壁摊位选了套旅行装洗漱用品,牙膏、牙刷、香皂和小瓶装洗水整齐装在透明袋里,方便携带,又顺手拿了两条新毛巾,一并放进刚买的行李箱。
然后去服装区,货架上挂着的衣服大多是宽松的运动服和深色外套,款式简单,颜色也偏暗沉。
许鑫翻了半天,才挑到两件浅灰色的薄款卫衣和一条黑色休闲裤。
这年代的衣服确实不符合他的审美,领口太宽、版型也不够利落,但胜在面料舒服,适合日常穿。他直接跟老板结算付款,把衣服叠好放进随身的购物袋里。
路过鞋摊时,许鑫停下脚步——脚上的运动鞋已经穿了大半年,鞋底有些磨损,去省城得备两双轻便的鞋。
鞋摊上摆着各式帆布鞋和运动鞋,他一眼看中了一双白色板鞋,鞋面干净,鞋底柔软,试穿后大小正好,又让老板拿了一双同款备用。
“两双一起要,能便宜点不?”许鑫跟老板砍了砍价,最终以实惠的价格买下,把鞋装进鞋盒,放进行李箱侧兜。
处理好鞋履,他才转身往市场角落的裁缝店走——之前路过时看到这家店挂着“改衣物”的牌子,正好能把刚买的衣服改得合身些。
裁缝店不大,里面摆着一台老式缝纫机,老板娘戴着老花镜正在缝扣子。
许鑫把刚买的衣服从购物袋里拿出来递过去,指着领口和袖口说:
“阿姨,麻烦把卫衣的领口改小一点,袖口也收窄些,裤子的裤脚剪短两厘米,再稍微收点腰。”
老板娘接过衣服比量了一下,笑着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