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民国写文日常 > 第23章 一日之行 您就是立坚先生(第1页)

第23章 一日之行 您就是立坚先生(第1页)

第23章一日之行您就是立坚先生?

却不知火车上的文薰也是翻来覆去,夜半无眠。

她躺着发愣,望着窗外急驰而过的影子,心头的思绪像极了母亲绣架上的绣线,正是剪不断,理还乱。

忧伤吗?因为莫霞章的眼泪而忧伤。

难过吗?因为莫霞章的质问而难过。

是的,就像这场争吵中她亲口说出的那样,她不如他坦诚。反观莫霞章却牢记他第一回登门时二人的约定,他真心待她,且一直有在体贴地照顾她。

朗文薰在英国读书时去旁听过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课程,她依稀记得老师说过:信任是向他人暴露自己弱点的行为,是对他人善意和能力的一种假设,是一种维护着社会稳定公德的价值观。

抛开西方哲学论,东方人——准确点来说是中国人,对“信”一字向来十分看重。政府需要取信于人民,商场上老板需要取信于顾客,学业上老师也需要取信于弟子……在家庭关系里,丈夫也是有必要取信于妻子,父母同样需要取信于儿女。

她将“立坚道人”的存在瞒着父母,是担心他们知道後会不同意自己去追逐理想。

那麽她明明知道莫霞章不会加以阻拦,为什麽还要向他隐瞒自己的愤世嫉俗?

她一开始,是害怕被他看见真实的样子。

可她为什麽害怕?她为什麽一定要执着于有所保留?

是因为她想维护婚姻的稳定?

不,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她不信任他。

信任别人是一种能力,向别人交付自己的信任也是。

文薰叹了口气,闭上眼睛,把帕子盖在脸上,放任自己沉溺进那份黑暗。

她认为这是可以被理解,是情有可原的。她和莫霞章才认识不到一个月,堪堪见了几面,同住在一个院子中更是没有多少相处。尽管她从各方听到过他的为人,也和他有过心灵上的交流……可,身体和心灵还是不能接受呀。

她孤身一人来到这个世上,她独自成长二十馀年,她明明过得很好,突然间身边就多了一个人……

她如何能这麽快就习惯?

文薰还记得自己回国时心里的想法:父母要求结婚,那就结吧。总归男方家庭可以,长得也不差,只要两个人都想着往好里去,以後的日子不会太差。

她从最初起,对这场婚姻便抱有无畏心理,因为她没有任何期待。

她没有恋爱经历,她也不太向往恋爱。在她的构想中,婚姻生活该是相敬如宾,是彼此尊重,是粗茶淡饭,是细水流长。

如此的流于表面。

文薰没想过自己会爱上丈夫,也从未设想过丈夫会爱自己到生到死。

对于包办婚姻来说,这很公平不是吗?

当然,哪怕後来莫霞章的种种行为令她欣赏,令她对这场婚姻是生出了更多美好幻想,可一直在爱里长大的文薰并不缺爱。她虽不吝啬于自己去爱别人,但若要她去把一个才见过几次的人当做唯一……

想起莫霞章拿自己和思齐做对比,她又无奈地笑了。

是啊,那是一个绝对聪明的人,聪明到只是随口一说,便说到了重点。

他们就是不够相熟,不够亲。

其实他们两个人的性格在某方面来说,有着天差地别。

莫霞章是那种容易当真,且下定了决心就一定要去做好的人。而朗文薰呢?她天生谨慎,好观察,不喜欢出头,是非从不在她嘴边,而在她心里。

这或许便是他们这次産生矛盾的原因。

莫霞章是十分感性的,他很直接;而文薰却充满着理性,更倾向内敛。

究其两个人的成长经历,他们的性格好似更应该调换一下,可人的天性谁又能说得准?

文薰从不擅长和人吵架,她以前少有跟言辞犀利的人相处。今日一“战”,她在莫霞章一往无前的攻势下甚至显得有些笨嘴拙舌。可她不是那种“你说是那便是”的讨厌性格。她若是认识到自己的缺陷,便会愿意去反思,去改变,因为莫霞章是如此赤诚。

还是那句话,她向往着美好和睦的生活,她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有一种稳定感。这种稳定会有助于她享受自己的人生,更有助于她的创作。

她以前只以为夫妻间的互相照顾丶配合便是全部了,她从未想过另一半对于情感的回馈如此之高。现在莫霞章告诉她,他会把她当成自己的全部,他愿意对她倾尽所有……他是她的丈夫,她怎麽能拒绝这份真情?

投我以李,报之以桃。文薰已经决定好,以後再也不要让这种事成为夫妻二人之间的隔阂。

不要有那麽多的假设,不要有那麽多的踌躇。她需要再坦诚一点,再辅佐更多的真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