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民国姨太太日常 > 第44章 文薰的第一课 文薰的英语阅读课(第4页)

第44章 文薰的第一课 文薰的英语阅读课(第4页)

这回有一个陌生的戴着眼镜的同学举手道:“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别人知道他是中国人,用一个英文名,能让外国人把他当成更高级的日本人。”

他话语中带有嘲讽,文薰也十分认同,但她仍旧额外指出,“我很赞同你的话,除了日本人更高级那句。”

台下传出善意的笑声。

如今的年岁,国内的进步分子虽说仍旧主张学习日本,可关于日本的狼子野心,也是被大部分国人了解到的。

文薰小幅度走动,来到讲台的一侧,用平缓的语调,清晰的发言,保证在场的每一位都能听清楚,“大家也学了这麽久的英文,应该对英文的发音体系有过研究。英语的来历也不需要我细讲,我相信诸位也都清楚。无论是英语还是法语,在我这里其实都没有中文来得先进。”

蒲昌京一哼,“朗女士此言未免有些……”衆多英语词汇在他脑中翻滚,到最後他没有找到合适的词语,便用回了中文:“标新立异。”

这种中英结合的方式,令部分学生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蒲昌京颇不自在,却依旧站立,像是在捍卫什麽。

文薰并没有趁着那些笑声做什麽,而是等安静後继续看着他道:“是吗?我听说推行白话文时,提倡白话文运动的那几位学者也同坚持文言的学者有过辩论,今日咱们不如也来辩上一辩。”

她的肢体语言极为放松,展示出来的,便是百分百的自信。

“我想请一位同学上台,将英语的十二个月份单词默写出来。”

有一位女生举手。

“我想再请一位同学,写出法语的十二个月份。”

有一位男生举手。

“金陵大学真是人才济济,”文薰夸了一句,又道:“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再请一位同学,来写出日语中的十二个月份。”

蔡云子立马将胳膊伸得高高的。

于是文薰便伸手请她上台。

等三位同学依次写完回到座位後,文薰曲起手指敲了敲黑板,成功吸引整个教室的目光。

“现在,我们不妨来回忆一下中文月份的书写。”

她认真地,一笔一划地写下:“中文的一月是一月,二月是二月,三月是三月……”

到此为止。

她耸了耸肩,“以此类推,我想,接下来的不用我多说。”

她走到了英语和法语中间,郑重道:“不用去记额外的词组,也不用去记词性的阴性与阳性。从文字的进化,从文化普及,从文化推行的角度,大家觉得哪种语言更方便,更先进,更文明?”

她又跨了一步,来到蔡云子写的日文月份旁,“我特意取出日文的例子,是因为日文是受到中文影响最大的语言,所以我们能够从其身上看到相似的便捷性。”

文薰自然又不会让别人找到自己话里的漏洞,额外补充,“当然,也会有人说,日文中的月份,并不是只有数字化的表现形式,但是这一点和中文又多麽相似?古汉语里的十二个月份,不也有各种雅称,别称。”

她的话,引得一些学生思考。

文薰趁此机会继续道:“纵观世界语言的历史,只有中国的文字在不停地进化。从甲骨上的象形文字到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每一笔每一画的进化都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而英语,法语,只有不停出现的新的词组。所以我想,如果我今天在这里断定一句,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文字,没有哪一个学者能找到更有力的理由去反驳。”

不知道是不是情绪使然,文薰胸中突然燃烧起了一股爱国热情,这使得她在几句话中湿润了双眼。

看着台下这群已经安静下来的学生,她稍作静默,镇定之後才继续道:

“回到我们刚才的论点,我之所以觉得在我们的课堂上不需要英语名字,是因为大家都是能够发得出卷舌音,翘舌音的中国人,不是需要特别照顾,所以改掉自己名字的外国人。”

这是她一直想说的:“用自己独一无二,且被父母家庭寄予了更多含义的名字不好吗?对比之下,所谓的杰克,露西,听来都变得普通了。”

没有人再提出意见,也没有人再反驳。

文薰于是看着仍旧站立的蒲昌京道:“我的课堂,自有我的规矩。蒲先生,对于我的回答,您还满意吗?我们能开始上课了吗?”

蒲昌京低头,不语,却老老实实地坐下了。

傅全才眼见她胜利,美滋滋地主动请缨上台来帮她擦黑板。

文薰由此有空翻开了讲台上的教案,“我们这个学期以阅读文学类作品为主,要求购买的书目都已提前通知。为了测验大家的水平,今天想和诸君欣赏的便是雪莱的诗《西风颂》,请按照目录索引……”

可以说,这堂课是文薰教学生涯的一个好的开头。之後下午的第一节课,第二节课,面对一年级的新生和三年级的老生,文薰的课也上得游刃有馀。

她带着一年级的学生们读《简爱》,带着三年级的学生们读《少年维特之烦恼》。她的课程内容准备充分,讲解有趣,口语流利,腔调优美,阅历丰富,从里而外体现出的气质和水平让人怀疑她到底是否是一位新老师。

到了晚上,她在上午二年级那堂课上的发言又经学生们口口相传,被传播了出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