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墨获得金梧桐视帝的消息,如同在《故宫修复笔记》剧组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
然而,这波澜并未打乱拍摄节奏,反而带来了一种微妙的化学反应。
当他结束短暂的颁奖典礼相关活动,重返片场时,迎接他的不仅是祝贺,更有一种愈沉静的审视。
韩山平导演看着他,眼中带着笑意,更带着探究。
“视帝回来了。”韩山平打趣道,随即话锋一转,“压力更大了?”
凌墨换上那身熟悉的灰色工装,正在仔细佩戴棉质手套,闻言头也没抬。
“压力一直都有,来自角色本身,与奖项无关。”
他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韩山平满意地点头。
这就是凌墨,永远清醒,永远知道重心在哪里。
今天的戏份,是陈默在经历心魔挣扎、与老院长深夜谈话后,重新振作,以一种更成熟、更通透的心态,再次投入修复工作的戏码。
这需要演员展现出一种“破而后立”的微妙状态。
不再是初出茅庐的锐利,也不是陷入偏执的癫狂,而是经历过自我怀疑后的沉淀,一种将热爱与敬畏融入骨子里的从容。
开拍前,那位饰演老院长的国宝级艺术家,特意走到凌墨身边。
“小凌,恭喜。”老先生语气温和,“金梧桐是认可,也是鞭策。今天这场戏,陈默的‘魂’要稳,更要‘润’。”
凌墨认真聆听,微微欠身:“谢谢老师指点,我明白。”
“a!”
打板声落,镜头对准了工作台前的凌墨。
他正在处理一幅清代宫廷画师的青绿山水画残片。
动作依旧精准、稳定,但细微之处,已然不同。
之前他的专注,带着一种绷紧的、挑战极限的锐气。
而此刻,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仿佛与周围的空气、与手中的工具、与面前的古画产生了某种和谐的共鸣。
清洗、揭裱、补笔、全色……
流程依旧,但他的神态更加舒展,眉宇间那份挥之不去的凝重化开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与古画对话的愉悦。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修复者,更像是一个陪伴者,一个理解者。
韩山平紧紧盯着监视器,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放轻了。
“好……太好了……”他喃喃自语。
“这种变化太细微了,但效果……天壤之别!”
副导演也忍不住低声惊叹。
“之前是‘技近乎道’,现在……我感觉他就是‘道’本身。”
一场原本预计需要反复打磨的文戏,竟然一条通过。
凌墨用他精准的肢体控制和眼神变化,将陈默心态的蜕变,展现得淋漓尽致,无可挑剔。
休息间隙,连剧组请来的修复顾问都忍不住感慨:
“凌老师这状态……不像演的。倒真像我们系统里那些修行了几十年,看透得失,一心只与文物相伴的老法师。”
凌墨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多言。
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那份所谓的“通透”,其实并不仅仅是依靠演技就能达到的。
在他的脑海深处,隐藏着一个巨大无比的异世界记忆宝库。这个宝库中蕴含着无数的知识和经验,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艺,更是无数先贤们在面对时光流逝、传承延续以及自身局限等问题时所产生的心境体悟。
这些记忆如同一股清泉,源源不断地流淌进他的意识之中,滋润着他的心灵。它们让他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理解人性,从而使他在表演中能够更加深入地刻画角色,展现出一种越常人的“通透”。
他只是在恰当的时机,将这份体悟,赋予了陈默。
接下来的几天拍摄,凌墨的状态愈醇熟。
他与老戏骨们的对戏,不再是单纯的接招拆招,而是真正有了气场上的交融与碰撞。
往往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或者一个极其细微的动作,都能够传递出剧本之外那丰富多彩的潜台词。
这种微妙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却能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角色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在整个剧组中,这种创作氛围被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每个人都沉浸在这种充满创意和激情的氛围中,尽情地挥着自己的才华。
而在这个时候,韩山平导演的灵感如泉涌般爆出来。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凌墨身上那种愈内敛却强大的戏剧张力,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这种独特的魅力,他甚至临时调整了几个镜头的调度。
韩山平导演兴奋地对制片人说道:“这一切都太值了!当初我力排众议,坚持选定凌墨来饰演这个角色,现在看来,这绝对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凌墨演技的赞赏和对自己决策的肯定。
接着,他满怀信心地继续说道:“这部电影,因为有了凌墨如此精彩的表演,注定会成为一部经典之作!”他的眼中闪烁着对这部电影未来成功的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观众们对这部电影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评价。
喜欢娱乐直播:我一身传承吊打顶流请大家收藏:dududu娱乐直播:我一身传承吊打顶流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