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琉璃传奇 > 巾帼披锐甲 琉璃淬烽火(第1页)

巾帼披锐甲 琉璃淬烽火(第1页)

巾帼披锐甲琉璃淬烽火

前情回顾:霍王李元轨勾结关陇集团发动宫门死谏,欲构陷武後,被林琉璃以精准密奏破局。霍王被赐死,关陇势力遭重创。然清理霍王府时,发现其通敌突厥丶勾结军中内应之密信,边关危机与朝内隐忧同时爆发。

霍王府密室里那几封薄薄的信稿,却比千钧巨石更沉重地压在了大明宫的上空。通敌!里应外合!这已非简单的权力倾轧,而是动摇国本丶关乎社稷存亡的叛国大罪!武後的震怒可想而知,凤眸中燃起的已非杀意,而是近乎实质的丶冰封千里的酷寒。

立政殿内,气氛凝重如铁。炭火噼啪声清晰可闻,却驱不散那彻骨的寒意。

“好一个李元嘉!好一个霍王!生前构陷本宫,死後还要遗祸江山!”武後声音低沉,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突厥……军中内应……他们真是好大的胆子!”

林琉璃垂首侍立,心中亦是翻江倒海。她没想到,争斗会以这种方式,骤然从波谲云诡的宫廷,转向烽火连天的边塞。这超出了她所有的预想和经验。

数日後,八百里加急军报传入长安——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亲率十万铁骑,犯边!连破三州,兵锋直指凉州!而军报中隐约提及,敌军似对我方兵力部署丶粮草转运路线了如指掌,数次设伏成功,唐军损失不小!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霍王通敌信稿之事虽未公开,但高层心知肚明。如今突厥果然来犯,且行动如此精准,无疑印证了内奸的存在!陛下忧心如焚,连日召集重臣商议对策。

然而,军中势力盘根错节,谁是那个或那些“内应”?如何在仓促间甄别丶清除,又不致引起军队动荡,反为敌军所乘?这成了比前线战事更棘手的难题。

武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前线需要可靠的统帅丶充足的粮草丶稳定的後方,而朝中,那些未被彻底清除的霍王馀孽丶以及幸灾乐祸的保守势力,正暗中窥伺,等待她出错。

“娘娘,军中诸将,关系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此刻临阵换将,风险太大。但若不肃清内奸,此战……恐凶多吉少。”一位心腹老臣忧心忡忡。

武後沉默不语,目光扫过殿内悬挂的巨幅疆域图,最终落在凉州的位置。

在一片争论与不安中,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从陛下口中传出——御驾亲征!

陛下要亲赴前线,提振士气,同时坐镇军中,亲自甄别丶处置内奸!

此议一出,举朝震惊。御驾亲征非同小可,风险极大。但在此内忧外患之际,这似乎是稳定军心丶快速揪出内鬼的最有效方式。

然而,陛下亲征,长安空虚,国政由谁主持?太子年幼,自然是由皇後监国!

这意味着,武後将真正意义上,总揽大唐帝国的最高权柄于一身!同时,她也必须承担起为陛下筹措粮饷丶稳定後方丶协调各方的千钧重担!

“琉璃,”武後在决定下达後的深夜,召见了林琉璃,目光灼灼,“陛下亲征,本宫监国。长安城内,明面上的魑魅魍魉已不足为惧,但那些藏在阴影里的,尤其是可能与军中内应仍有勾连的,必须给本宫盯死!宫正司的眼线,要给本宫撒出去!我要知道,在这长安城里,还有谁,在跟突厥暗通款曲!还有谁,在盼着陛下兵败!”

“臣妾遵旨!”林琉璃肃然领命。她知道,这是武後对她能力的终极考验,也是将更重大的国家安全责任,压在了她的肩上。

就在林琉璃全力布置长安内部的监控网络时,一个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提议,从陛下身边传出——陛下欲效仿太宗皇帝故事,此次亲征,除文武重臣外,亦准许部分後宫妃嫔丶女官随行,以彰显天家与将士同甘共苦之心,亦可协助处理军中文书丶安抚伤员等务。

消息传来,後宫哗然。随军远征,风餐露宿,艰苦且危险,非养尊处优的妃嫔所能承受。

然而,林琉璃在听闻此消息的瞬间,心中却涌起一个大胆至极的念头!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跳出宫廷方寸之地,亲临更广阔天地,真正参与到帝国核心事务中的机会!而且,军中内应之事,她已有所了解,若随驾前往,或能凭借其信息梳理和洞察能力,助陛下更快甄别内奸!

但,她以什麽身份去?贵嫔虽为妃嫔,但随军意义不大。她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宫正司尚宫的身份,在于其信息处理与危机应对的能力!

她连夜写下奏章,不是以贵嫔的身份,而是以宫正司尚宫的名义,恳请随驾。她在奏章中陈明,宫正司掌宫闱纠察,亦通晓规章律令,可协助整饬随行人员军纪,处理往来机密文书,并利用其之前调查霍王案对军中潜在问题的了解,为陛下甄别内应提供侧面参考。她愿立军令状,不辞劳苦,不畏艰险!

这份奏章,通过特殊渠道,同时呈送到了陛下与武後面前。

陛下阅後,沉吟良久,对左右笑道:“林氏一女子,竟有这般胆识与担当,欲效班昭故事乎?”言语间颇有嘉许之意。

而武後,看着这份奏章,凤眸中光芒复杂。她既欣赏林琉璃这份敢于跳出舒适区丶直面风险的锐气,亦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此女成长太快,野心与能力,已渐渐超出了“後宫助手”的范畴。

但最终,现实的需求压倒了一切。武後需要一双绝对可靠丶且足够锐利的眼睛,替她盯着前线的陛下身边,盯着那错综复杂的军中局势。

旨意下达:准宫正司尚宫林氏随驾,秩比五品参军,参赞机要,协理文书,并暗中察访军中异动。

出征那日,长安城外,旌旗蔽日,甲胄鲜明。陛下金甲耀目,武後率百官相送。

林琉璃褪去了华丽的宫装,换上了一身利落的青色女官常服(特许),外罩御寒的斗篷,骑在一匹温顺的骏马上,立于随行的文官女眷队伍中。她看着眼前肃杀的军容,听着震天的鼓角,心中没有恐惧,只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激荡与沉重。

她知道,此去不再是宫墙内的勾心斗角,而是真正的血火沙场,是关乎国家气运的生死搏杀。她将面对的不再是妃嫔女官的阴谋,而是可能来自军中内部丶甚至敌国的明枪暗箭。

武後来到她的马前,亲手为她整了整斗篷的系带,目光深邃:“琉璃,此去非同小可。军中不比宫内,万事谨慎。陛下安危,军中稳定,皆系于尔等。记住,你的眼睛,就是本宫的眼睛。”

“臣妾定不负娘娘重托!”林琉璃在马上躬身,语气坚定。

队伍开拔,烟尘滚滚。林琉璃最後回望了一眼巍峨的长安城,以及城楼上那道凤冠霞帔的的身影,然後毅然转身,汇入了这钢铁洪流之中。

行军途中,条件艰苦。林琉璃很快适应下来,她利用协理文书之便,开始接触军中的往来公文丶粮草账目丶人员名册。她以宫正司稽查账目的方法,暗中核对各项数据,寻找可能存在的异常。

这一日,她在核对一批箭矢补充记录时,发现其中一个营的报损数量,远高于其他同等规模的营地,且补充频率异常频繁。她将此疑点默默记下。

夜晚扎营,裴承先(他亦奉命率一队内卫精锐随行护卫圣驾,并负责部分侦缉事宜)前来交换信息。

“林尚宫,末将发现,右骁卫中郎将赵崇节,近日与其部下来往密切,且其亲兵中,有几人形迹可疑,似与商队有暗中接触。”

赵崇节?林琉璃心中一动,此人出身将门,但与霍王府似乎有过一些不清不楚的礼尚往来记录,是她出发前重点关注对象之一。

她将箭矢记录的疑点告知裴承先。

裴承先目光一凝:“右骁卫……正是赵崇节所部!”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

难道,内奸的影子,这麽快就浮现了吗?

而这仅仅是开始,还是对方故意露出的破绽?

塞外的风,带着砂砾和血腥气,吹拂着林琉璃的脸颊。她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