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琉璃传奇 > 金匮啓秘辛 凤诏定乾坤(第1页)

金匮啓秘辛 凤诏定乾坤(第1页)

金匮啓秘辛凤诏定乾坤

前情回顾:林琉璃破译王德俭遗留线索,发现凌烟阁地下藏有由阎立本督造的秘密金匮,内藏太宗皇帝敕封的“不宜示人之物”。“玄龟”势力亦在追查阎立本相关线索,双方争夺暗战一触即发。

昭容殿内,灯烛彻夜未熄。林琉璃伏案疾书,又数次将写满方案的纸笺投入火盆。火光跳跃,映照着她凝重的面容。潜入凌烟阁,开啓地下金匮,这任务的难度超乎想象。凌烟阁乃帝国精神象征,日夜有禁军守卫,勋贵宗室亦常前往瞻仰,衆目睽睽之下,如何能悄无声息地掘地三尺?

武後的要求是“绝对隐秘丶万无一失”,这意味着不能动用大量人手,不能引起任何骚动,甚至不能留下明显痕迹。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林琉璃将目光投向了凌烟阁本身的结构。她调阅了阎立本当年主持扩建时的所有原始图纸副本(幸好将作监档案保存尚算完好),仔细研究其地基构造丶承重布局。图纸上,那个位于西南坤位的“金匮”仅以一个极小的丶没有任何标注的方格符号示意,入口更是毫无记载。

显然,阎立本有意隐瞒了入口的具体位置。这增加了难度,但也提供了一个思路——入口必定极其隐蔽,且利用了现有的建筑结构作为掩护。

她反复推演,设想了数个方案:利用夜色掩护?凌烟阁守卫森严,夜间巡查更密。制造意外调虎离山?风险太大,且难以控制。僞装成修缮工匠?需要内应,且时间难以保证。

每一个方案都被她自己否决。就在她一筹莫展之际,裴承先带来了一个看似无关的消息:内卫监控发现,“玄龟”的人似乎放弃了对阎立本祖茔的搜寻,转而开始秘密收集贞观十九年後,阎立本因病卸任将作监少监,直至去世期间的所有行踪记录和私人信函。

贞观十九年?那正是凌烟阁功臣像绘制完成,阁体扩建彻底结束之後!阎立本卸任与此有关吗?“玄龟”找这些做什麽?

林琉璃脑中灵光一闪!阎立本是金匮的建造者,他必然知道入口所在!而他晚年因病去职,远离权力中心,会不会在私人记录中,留下某种暗示?甚至……入口的开啓方法,本就与阎立本的个人习惯或特长相关?

林琉璃立刻调整方向。她请求武後,通过内卫和北门学士的渠道,不惜一切代价,搜寻阎立本晚年的所有遗墨,包括画作题跋丶书信丶甚至药方!

与此同时,她再次仔细研究凌烟阁的建筑图纸,尤其是阎立本亲自绘制的那部分。她注意到,在凌烟阁主殿西侧墙壁上,绘有二十四功臣像的巨幅壁画,而壁画下方,有一排不起眼的丶雕刻着二十四节气纹样的石质基座。这些基座是承重结构的一部分,也是装饰。

二十四功臣……二十四节气……这仅仅是巧合吗?林琉璃想起阎立本不仅是工程师,更是冠绝当代的大画家,其对画面布局丶象征意味的把握已臻化境。他会不会将开啓机关的线索,藏在了自己最得意的画作与建筑相结合的地方?

她将目光锁定在代表“坤位”(西南)方向的节气基座上。西南方对应的节气是……立秋!她仔细查看图纸上立秋基座的雕刻纹样,那上面除了标准的节气图案,似乎还多了一些极其细微的丶类似星宿的点缀!

星宿?立秋?她猛然想起,阎立本晚年痴迷星象,曾多次在画作题跋中提及。难道……

就在此时,内卫历经周折,从一位隐居终南山的阎氏後人手中,重金购得一份阎立本晚年的手绘星图残稿!残稿边缘,有他随手写下的几句偈语般的心得:“……坤宫西南,鬼金羊昂,秋气肃杀,金匮乃现……”

坤宫西南!鬼金羊(二十八星宿之一)!立秋(秋气)!金匮!

所有的线索瞬间串联起来!

林琉璃立刻意识到,开啓金匮的机关,就在凌烟阁西南角那个“立秋”节气的石质基座上!而触发机关的关键,可能与星宿位置和特定时间有关!

她连夜推算。贞观七年癸丑,凌烟阁金匮建成。那一年的立秋之日,夜空中“鬼金羊”星宿恰好位于正南偏西的方位!而阎立本很可能将机关设定为,只有在立秋之夜,且“鬼金羊”星运行到特定角度时,才能触发!

如今并非立秋,但若知晓原理,或可模拟星位,强行触发?

事不宜迟!林琉璃将推断与行动计划密奏武後。武後当机立断,授其全权,命裴承先率最可靠的内卫小队配合行动,并设法调开当晚凌烟阁的常规守卫。

是夜,月隐星稀。林琉璃与裴承先等人僞装成巡查宦官,潜入已清场的凌烟阁。凭借图纸和星图,她很快找到了西南角的“立秋”基座。她用手仔细抚摸基座上那雕刻的星宿纹路,在“鬼金羊”的位置,感受到一个极其细微的丶几乎与石纹融为一体的凹陷!

她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丶根据星图推算打磨的磁石指南针,将其小心嵌入凹陷,并调整至模拟立秋之夜“鬼金羊”的方位角度。

就在指针归位的瞬间,一阵极其轻微丶几乎不可闻的“咔哒”声从基座内部传来!紧接着,旁边一块看似浑然一体的巨大地砖,竟悄无声息地向侧滑开,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丶向下延伸的黝黑洞口!

点燃早已准备好的气死风灯,林琉璃与裴承先先後步入洞口。下行十馀级台阶,是一间仅丈许见方的石室。室内空气沉滞,带着一股陈年的尘土气息。石室中央,只有一个孤零零的鎏金铜匣。

铜匣没有锁,只在盖子上刻着八个篆字:“太宗敕封,擅啓者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