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琉璃传说芙蕾雅原版观看 > 暗信现椒墙 智入北门帷(第1页)

暗信现椒墙 智入北门帷(第1页)

暗信现椒墙智入北门帷

前情回顾:武後铁腕整顿後宫,清除王丶萧残馀势力。林琉璃因屡立奇功,深得信重,权柄日增,却也因此引来更多嫉恨。她在巡查中识破针对武後饮食的下毒阴谋,再次稳固地位。武後开始偶尔让她接触前朝文书,其敏锐洞察力初显。同时,废後王氏别院仍有不明人物活动,关陇集团暗流未息。

立政殿的冬日,因炭火充足而暖意融融,但林琉璃的心却如同殿外凝结的冰棱,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冷冽。权力带来的不仅是便利与尊荣,更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审视与潜在的杀机。她如同行走在薄冰之上,每一步都需计算周全。

武皇後对她愈发倚重,交办的事务已远超普通女官范畴。除了後宫日常,一些经过筛选的丶与前朝相关的零碎信息,也开始经由她的手进行初步整理丶归类。她仿佛成了武後私人的“信息过滤官”与“机要秘书”。

素云关于废後王氏别院有不明人物接触的汇报,引起了林琉璃的高度警惕。她并未立刻大张旗鼓地调查,而是动用了自己如今逐渐编织起来的人脉网络——包括对掖庭旧人有一定影响力的内侍丶以及负责宫苑采买可以自由出入的可靠宦官,命他们暗中留意别院外围的动静,尤其是与特定关陇世家有关的货殖往来或人员传递。

几日下来,反馈的信息琐碎而模糊,似乎对方极其谨慎。直到一名负责别院日常垃圾清运的小宦官,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偶然在运出的废旧炉灰里,发现了一小片未被完全烧毁的丶质地特殊的椒墙泥块。

皇宫宫墙多以泥土混合米浆丶桐油等夯筑,重要宫室还会在泥中加入花椒末(即“椒房”),取其温暖丶芳香丶防虫之意。王氏别院虽已荒废,但建筑犹在。这片泥块本身无奇,奇的是它的颜色——内里隐约透着一丝不正常的**靛蓝**痕迹,且质地比普通墙泥更细腻。

林琉璃拿着那片泥块,在灯下反复观察。靛蓝……并非宫墙常用色。她用手指轻轻拈开一点,放到鼻尖细闻,除了泥土和残留的椒味,似乎还有一丝极淡的丶类似某些特殊植物汁液的味道。

一个大胆的猜想浮现心头——密写!

某些植物的汁液(如她之前调制染料时了解到的某些品种)初写时无色,但遇热(如炉火烘烤丶强光照射)或特定药水熏蒸,会显现颜色。

她立刻尝试。先将泥块在炭盆上方小心烘烤,无变化。又取来几种常见的丶可能用作显影剂的材料(如酒丶醋丶姜汁等)轻轻涂抹,依旧无效。

最後,她想到古籍中提及的“明矾水显影”法。她取来微量明矾化水,用干净毛笔蘸取,极其小心地涂在那片泥块上。

奇迹发生了!泥块表面,渐渐浮现出几行清晰的丶娟秀中带着一丝颤抖的靛蓝色小字!

“困守孤院,形同囚虏。然心念宗族,未敢一日或忘。彼妇(指武後)势大,爪牙遍布,尤需警惕其身边新晋林氏,心思诡谲,屡坏大事……下次,可借‘北门’……”

字迹到这里戛然而止,显然原信件内容更多,这只是未被完全烧毁的一角。但信息量已足够惊人!这是废後王氏向外传递的消息!内容直指林琉璃,并且提到了一个关键地点——“北门”!

“北门”……林琉璃大脑飞速运转。皇宫北门,通常指玄武门,乃宫禁重地,由精锐禁军把守。但在此语境下,可能并非指具体的城门。她想起曾偶尔听武後与心腹宦官提及,陛下有时会在皇宫北苑(位置相对僻静)的凌烟阁或绫绮殿召集某些亲信大臣议事,bypass常规的朝会流程,那里被私下称为“北门”。这意味着一个相对非正式丶但更核心的决策圈子。

王氏提醒其背後势力警惕自己,并试图通过“北门”做文章?是想在陛下身边安插或影响什麽人?还是想利用“北门”议事的相对隐秘性传递消息丶策划阴谋?

此事关系重大,远超後宫倾轧范畴,直接涉及前朝政治斗争和皇权安全!

林琉璃不敢怠慢,立刻带着那片显现字迹的泥块和自己的分析,秘密求见武皇後。

武皇後看着那靛蓝色的字迹,听着林琉璃条理清晰的分析,凤眸之中先是震惊,继而化为冰冷的怒火与一丝赞赏。

“好!好一个王氏!好一个关陇世家!困兽犹斗,犹不知悔改!”她指尖轻轻敲着桌面,目光锐利地看向林琉璃,“你能发现此物,并解析出其中关窍,甚好。依你之见,这‘北门’,所指为何?他们意欲何为?”

林琉璃沉声道:“奴婢愚见,‘北门’恐非实指玄武门,而是指陛下于北苑召见近臣议事的惯例。王氏及其背後之人,或是想渗透丶影响此决策圈子,或是想利用其相对隐蔽的环境传递信息丶密谋行事。至于具体所指,需加强对北苑往来人员,尤其是与关陇世家过从甚密者的监控。”

武皇後微微颔首:“与本宫所想不谋而合。”她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既然他们提到了‘北门’,那本宫,便要在‘北门’,插上一颗钉子!”

数日後,一项出人意料的任命从前朝传来:陛下下诏,广召天下文士,不限门第,选拔才学出衆丶通晓史籍丶工于书算者,充入“翰林院”(此时翰林院初具雏形,功能与後世不同),或备顾问,或参议表疏,其中优异者,更可于北苑侍奉,协助陛下处理文书。

此举看似是陛下励精图治丶广纳贤才,但明眼人都看出,这是武後借陛下之名,旨在打破关陇集团对高层决策信息的垄断,建立属于自己的智囊团和情报分析系统!而“北苑侍奉”,正是对应了那“北门”!

林琉璃立刻明白了武後的深意。这是要将决策的“外脑”和“信息预处理”环节,牢牢抓在自己(代表陛下)手中。

然而,选拔而来的文士良莠不齐,且初入宫廷,不谙局势,需要有人引导丶梳理信息。武後自然不可能亲自去做这些事。

一天傍晚,武皇後将林琉璃召至书房,案几上堆满了经过初步筛选的文士策论和背景资料。

“琉璃,这些人,便是未来可能出入‘北门’的种子。”武皇後语气平静,“但他们需要打磨,需要有人帮他们尽快熟悉该熟悉的东西,避开该避开的陷阱。青黛需打理宫务,分身乏术。你心思缜密,识人断物颇有见地,此事,本宫想交给你。”

林琉璃心中一震!武後这是要让她充当与这些“北门学士”(虽然此时尚无此正式名号)的联络人丶乃至引导者?这已完全超越了女官的职责,涉入了帝国核心的秘书与咨询系统的构建!

“娘娘,奴婢身份低微,恐难当此重任……”林琉璃谨慎道。

武皇後摆摆手:“本宫信你。你无需直接与他们接触,可通过可靠之人传递筛选过的信息丶提出引导性的问题。你的职责,是协助本宫,从这些策论和後续的文书往来中,甄别人才,判断倾向,提炼要点,并确保……他们为本宫所用。”

这是信任,也是巨大的考验和风险。她将成为一个隐藏在幕後的“信息枢纽”和“观察者”。

林琉璃接受了这个隐秘而至关重要的任务。她利用自己整理分析信息的特长,开始默默工作。她为那些文士的策论建立档案,分析其观点背後的派系倾向丶能力特长丶性格弱点。她根据武後的意图,草拟一些看似寻常丶实则蕴含深意的问题,通过绝对可靠的渠道传递出去,观察他们的回应。

她就像一只蜘蛛,开始在北门学士这张初具雏形的网络上,悄然编织着自己的信息丝线。无人知晓,这个深居内宫的青年女官,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帝国未来一批重要文臣的选拔与导向。

这项工作让林琉璃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感受到了更沉重的压力。她处理的文书里,开始出现边境战报丶财政收支丶水利工程等真正的国家大事。她必须快速学习,才能理解并提炼出关键信息。

这日,她在分析一份关于西北边境粮草转运的文书时,发现其中数字存在矛盾,核算下来竟有巨大缺口。她将此疑点标记出来,呈报武後。

武後阅後,冷笑一声:“看来,不仅是後宫,前朝的蠹虫也不少。”她随即吩咐心腹宦官,“去查,看看这亏空,最後都流向了哪些人的口袋。”

几天後,调查结果初步反馈回来,那笔亏空的粮款,几经辗转,竟与个别**宗室亲王**名下的田庄丶货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其中,似乎又隐约看到了关陇世家的影子!

林琉璃得知後,背脊发凉。她意识到,武後与关陇集团及其关联势力的斗争,已从後宫蔓延至前朝,甚至触及了庞大的利益网络和潜在的宗室力量。

而她,这个隐藏在深宫的“信息分析员”,在不经意间,似乎又点燃了一条新的导火索。

窗外,夜色深沉。林琉璃抚摸着案几上冰冷的卷宗,仿佛能感受到那纸页背後涌动的暗潮。她不再只是一个寻求生存的宫女,也不再仅仅是後宫争斗的参与者。她已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踏入了一个更凶险丶更宏大的棋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