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琉璃传说芙蕾雅原版观看 > 螳螂捕蝉计 黄雀隐其後(第1页)

螳螂捕蝉计 黄雀隐其後(第1页)

螳螂捕蝉计黄雀隐其後

前情回顾:林琉璃巧妙化解针对其掖庭旧事的攻讦,诱出幕後指使者徐贤妃并将其废黜。徐庶人临去冷宫前的疯语,暗示背後仍有更庞大的“他们”存在。宗室霍王李元轨因近期频繁入宫,进入林琉璃视线,虽其素有“贤王”之名,却引她警兆暗生。

徐贤妃的骤然倒台,如同在看似平静的後宫湖面投下又一枚巨石,涟漪扩散,各方势力无不凛然。林贵嫔之手段,已非“机敏”可形容,近乎“狠辣”与“算无遗策”。那些曾暗中幸灾乐祸或推波助澜者,此刻皆收敛行迹,噤若寒蝉。

绮兰殿内,林琉璃却无丝毫轻松。徐庶人那“他们不会放过你”的诅咒,如同跗骨之蛆,缠绕心头。她摊开一张素笺,以朱笔在上缓缓写下几个关键词:韩王(已薨)丶柳奭(已死)丶徐贤妃(已废)丶漕运丶感业寺丶厌胜丶霍王……墨迹淋漓,彼此间却仿佛有无形的丝线牵引,共同指向一片深不见底的黑暗。

霍王李元轨,高祖第十四子,陛下之叔父。封地富庶,却鲜问政事;礼贤下士,却从不结党;好读书,喜佛法,常年茹素,府中幕僚多为清谈名士,而非权谋之徒。在朝野风评极佳,是宗室中难得的“逍遥王爷”。这样一个人,如何能与那些阴毒诡计联系在一起?

林琉璃试图通过宫正司的渠道收集霍王信息,所得却皆是称颂其仁德宽厚之言。他近期频繁入宫,记录上亦清晰载明:三次为探望其生母丶现已高龄卧病的太妃;两次赴内道场听高僧讲经;一次与陛下对弈,闲话家常。一切行止,合乎礼法,无懈可击。

“尚宫,霍王殿下素有贤名,且深居简出,恐……难以入手。”负责此事的属官面露难色。

林琉璃沉默。越是完美无瑕,越令人心生疑窦。这世上,真有全然不沾尘埃的宗室亲王吗?还是说,他的“贤”,本身就是一层最好的保护色?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带来了转机。

这日,已被贬至掖庭最苦役处丶负责浆洗的一名老宫人,因“突发急症”被擡出。按例,此类宫人若病重,或可恩准其家人接回安置。这名老宫人,正是当年在感业寺被灭口的那名知情尼姑的俗家姨母!她因这层关系,在徐贤妃事发後,一直惶惶不可终日。

林琉璃闻讯,心中一动,命人将其秘密安置在宫正司控制下的一处僻静院落,派医官诊治,并亲自前往探视。

那老宫人已是油尽灯枯,见到林琉璃,吓得浑身哆嗦,涕泪横流:“贵嫔娘娘饶命!奴婢什麽都不知道!什麽都不知道啊!”

林琉璃屏退左右,坐在榻前,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本官若想取你性命,你活不到今日。你只需告诉本官,你那外甥女在感业寺出事前,可曾与你说过什麽特别的话?或者,给过你什麽东西?”

老宫人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挣扎与恐惧,最终,求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她颤巍巍地从贴身衣物最里层,摸出一个用油纸包裹丶已被汗水浸得发黄的小木雕佛像。

“她……她说……若她有不测,让奴婢将此物……交给……交给能扳倒‘大人物’的人……她说……这是她从……从一位来寺里布施的‘贵人’身上,偷偷……偷偷勾下来的……”

林琉璃接过那木雕佛像。佛像雕工古朴,并非名贵材质,但佛像底部,却刻着一个极其细微丶几乎难以辨认的徽记——那是一个融合了莲花与剑刃的独特纹样!

这个纹样!林琉璃瞳孔骤缩。她立刻返回宫正司,调阅所有能接触到的宗室丶勋贵家纹图录,甚至动用了北门学士的关系,查阅一些秘不示人的前朝档案。

一无所获。这个莲花剑刃纹样,似乎并不属于任何公开的家族徽记。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时,裴承先带来了内卫府的秘密卷宗。内卫负责监控天下,其档案中记录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辛,包括一些宗室成员私下使用的丶非官方的个人标记。

在翻查到霍王李元轨相关的卷宗时,一副模糊的拓印图案引起了林琉璃的注意——那是在一次对霍王府的“例行”监控中,偶然记录下的丶霍王随身玉佩上的一个极小的装饰性刻痕,其形状,正与那莲花剑刃纹样一般无二!

霍王李元轨!果然是他!

那看似与世无争的“贤王”,竟是感业寺之事的幕後参与者!甚至可能,是主导者之一!

“莲花”象征佛法清净,“剑刃”暗藏杀伐之心。这纹样,恰是霍王其人最好的写照——以慈悲仁德为表,以铁血手腕为里!

拿到了关键线索,林琉璃反而更加冷静。霍王地位尊崇,根基深厚,远非徐贤妃之流可比。仅凭一个来历存疑的木雕佛像和内卫的模糊拓印,根本不足以撼动他分毫,反而会打草惊蛇。

她将木雕佛像与所有调查记录秘密封存,仅将“霍王或与感业寺旧案有关,需深查”的结论,通过密奏呈报武後。

武後的回复很快,只有八个字:“知其所在,静待其时。”

这意味着,武後或许早对霍王有所怀疑,甚至可能掌握了更多林琉璃不知道的信息。现在,还不是动霍王的时候。

林琉璃领会了武後的深意。她不再急于直接攻击霍王,而是转变策略,开始利用宫正司的职权,不动声色地编织一张更大的监控网络。

她以加强宫禁安全丶防范类似徐贤妃事件为由,强化了对各宫苑人员丶物资往来的核查,尤其是与宗室丶外命妇相关的部分。她重新调整了宫正司的巡查路线和重点,将霍王生母所居宫苑丶霍王时常前往的内道场等地,纳入更高频率的“关注”范围。

同时,她指示北门学士中擅长文书分析者,开始系统性地整理丶分析所有与霍王相关的丶看似零散的信息——其封地的赋税账目(哪怕只是公开部分)丶其门下宾客的言论着作丶其与其他宗室成员的礼尚往来记录……试图从这些海量信息中,找到霍王势力网络的蛛丝马迹,以及其可能存在的其他弱点。

就在林琉璃暗中布网之际,霍王李元轨仿佛有所感应一般,其行为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依然定期入宫探望太妃丶听经礼佛,但在一次与陛下对弈後,他于宫道之上“偶遇”了正从立政殿出来的林琉璃。

“这位便是新晋的林贵嫔吧?果然气度不凡。”霍王面带温和笑意,语气慈祥如同寻常长辈,“本王听闻贵嫔执掌宫正,整饬有力,後宫气象为之一新,真是辛苦了。”

林琉璃敛衽行礼,态度恭谨:“王爷谬赞,奴婢分内之事,不敢言辛苦。”

霍王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一瞬,那目光深邃如古井,仿佛能看透人心:“贵嫔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只是这宫闱之地,水深浪急,还需时时谨慎,步步当心才好。有时,知道得太多,未必是福啊。”

他语气依旧温和,但那“知道得太多”几个字,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寒意。

林琉璃心头凛然,面上却不动声色:“谢王爷提点,奴婢谨记。”

霍王含笑点头,施然离去。

望着霍王远去的背影,林琉璃知道,这并非关怀,而是警告。

这位隐藏至深的“贤王”,已经注意到了她这只试图窥探秘密的“螳螂”。而她自己,在扮演捕蝉的螳螂时,是否也已成了别人眼中的蝉?

真正的黄雀,究竟隐藏在何处?

夜色中,林琉璃感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缓缓收紧,而网的中心,似乎正是她自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