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谈
温府文心阁。
温庭筠斜倚凭几,手中折扇轻展。
五名弟子围坐四周,玄机跪坐在最末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那里有一滴未干的墨渍,是她方才研墨时不小心沾染的。
温庭筠的目光扫过衆人,最终落在远处的一株老梅上,语调从容而悠远:"今日,我们来谈谈唐初盛况。"他的声音不高,却如清泉击石,字字清晰。
“诸位可知太宗设弘文馆藏书二十万卷,可知胡语典籍占几何?"
杜慕白:"约三成?"一片竹叶飘落茶盏。
温庭筠:"五成。龟兹乐谱与《论语》同列。高祖立国,太宗贞观,胸怀广阔,兼容并蓄。胡乐入京,胡服入宫,有容乃大。"
陆景修微微倾身,恭声应道:"若非如此胸襟,安得四夷来朝,万邦共尊?"
温庭筠微笑颔首,"是。"他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盛世之象,在于不拒异音,不弃异俗。求同存异,方成大唐气象。"
杜慕白闻言,唇角微扬,似笑非笑地插话:"只是如今科举逼人,律诗对仗,拘束太多。恐怕再难见当年纵横恣肆之气。"
温庭筠不疾不徐,目光依旧平和:"规矩虽束,却能炼才。若心胸自开,笔下自会纵横。"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衆人,最终落在玄机身上,似有深意。"
譬如武後当政,虽人多非议,但在她执政期间,轻徭薄赋,鼓励农桑,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更开创殿试丶武举之制,让寒门士子有了晋升之途。上官婉儿执掌诏令,女官参与修史,这些都可见女子治国之才。诸位对此有何见解?"
杜慕白突然插话:"先生,女子参政终究不合礼法。"
温珏忍不住反驳:"杜师兄,上官婉儿的才学。。。。。。"
"才学?"杜慕白冷笑,"牝鸡司晨。。。。。。"
"天授元年,武後在洛城殿亲自策问贡士,开创殿试先例。"温庭筠目光扫过衆人,"那时可有人以'牝鸡司晨'非议?"
陆景修若有所悟:"确实。。。。。。武周时期,女子可入翰林院为学士。"
"父亲!"温珏急道,"可是後来。。。。。。"
"後来如何?"温庭筠目光如炬,"开元盛世沿用的仍是武後制定的科举制度,上官婉儿的文采至今仍在传颂。"他转向玄机,"玄机,你怎麽看?"
玄机不自觉地攥紧袖口,那滴墨迹仿佛更加灼热:"学生以为。。。。。。才德从来与性别无关。就像。。。。。。"她鼓起勇气直视温庭筠,"就像先生教导我们读《离骚》时,从不曾说'这不是女子该读的书'。"
温湘儿眼睛一亮,忍不住插话:"父亲,那是不是说,女子也能像父亲这样,谈诗论道?"她声音清脆,带着少女特有的天真与好奇。
温庭筠看着她,眼神温和,"若有才有德,为何不可?"他缓缓起身:"天地之大,岂只容得下男子?"话音清朗,拂过每个人的心头。玄机指尖微颤,那滴墨渍似乎更浓了。
温庭筠突然击节而歌:"'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太白这句,诸君品出何等滋味?"
玄机心头一震,脱口而出:"是自在!"
温庭筠大笑:"善!太宗朝敢用突厥人为将,女帝临朝能容上官婉儿参政。这自在二字,便是盛唐气象的真谛。"
入夜,玄机久久不能入睡,脑子里一直盘旋着先生不凡的见解。
翌日,温府书院。温庭筠让弟子继续昨天的讨论,单挑"女子无才便是德"作为议题。
李亿端坐在东首的席位上,他身姿挺拔,眉宇间透着几分冷峻。"《礼记》有言:'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他的声音沉肃有力,"诗书终非女子本业。女子当以柔顺为德,持家为本。"
他说着,目光扫过在座的衆人,最後落在玄机身上。李亿自幼受儒家正统教育,认为女子应当恪守妇道。在他看来,班昭丶谢道韫这样的才女不过是凤毛麟角,不值得效仿。
"此言差矣。"玄机搁下手中的毛笔,一滴墨汁在宣纸上晕开。她擡起头,眼中映着窗外的竹影。"《诗经》三百篇中,卫女《竹竿》丶许穆夫人《载驰》,皆列风雅。若女子无才,何以明大义?"
杜慕白斜倚在凭几上,闻言轻笑一声。他身着月白色长衫,手中把玩着一册《玉台新咏》。"闺阁之作,不过'庭中有奇树'丶'青青河畔草'之流。"他语带讥讽,"终是小道,难登大雅之堂。"
"杜师兄!"十三岁的温湘儿忍不住插嘴。她坐在玄机身旁,杏眼圆睁,一脸不服。"班昭续《汉书》,教授宫人,岂非女子才学之用?谢道韫咏絮成诗,这不是才学是什麽?"
院角的铜漏滴答作响,陆景修轻抚案几,温言道:"谢太傅尝问'白雪纷纷何所似',道韫以'柳絮因风起'对,此非女子之才乎?卫夫人书《笔阵图》,教右军书法,更是千古佳话。"
这时,一直沉默的温珏突然开口:"我倒觉得,才学如剑,要看执剑之人。"他声音清朗"家母常教导舍妹读书,说女子明理方能持家。若只知顺从,遇事不能决断,反倒误了大事。"
温珏的话让在座衆人都有些意外。作为温庭筠之子,他向来寡言少语,今日却一语道破关键。他继续道:"《列女传》中,孟母三迁,断机教子,若无见识,怎能教出亚圣?才学本无男女之分,关键在如何运用。"
李亿眉头紧锁:"班昭丶谢媛,皆世家女。寻常女子若耽于文墨,恐失《内则》之训。"
玄机直视李亿:"李师兄怕的不是女子无才,而是女子有才後,便不再甘于'柔顺'二字吧?"
这时,温庭筠执起青瓷茶盏:"卫夫人书《笔阵图》,教右军书法。才德本不相妨。《周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诗道贵性情,岂分男女?
读书是为了明志,男女皆如此。女子有才,方能相夫教子;男子有德,方能齐家治国。才德本是一体,何必强分男女?"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这场关于女子读书的辩论,因温庭筠的一席话而更显深刻。每个人都对读书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连李亿也陷入沉思,不再坚持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