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陈李芳重重的点头,眼眶一热,将头埋在了妈妈的怀里。
她出了车祸後,丈夫照顾了几个月就带着家里仅剩的一点积蓄走了,留给她一份离婚合同。当时她就在想,自己怎麽就没直接死了呢?
是她妈将她接了回去,尽心尽力照顾她,到处去挣钱给她治病。
陈李芳一开始只觉得苦,但後来,却攒足了一口气,不想让她t妈失望。只不过,一个没什麽文化也没个好工作的中年妇女要照顾一个瘫痪在床的病人还是太难了。她的复健做了半年就因为没钱停了下来。
本来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没想到峰回路转,人生迎来了这麽大的转机。
陈阿婆至今都记得当时路晓琪和苏隽找到自己时的那个上午,每天都要念上一回,告诉陈李芳要感恩,记得这份情。这段时间她还从乡下老家搞来了一些土蜂蜜和其他土産,送给了路晓琪,虽然也不算很值钱但都是自己的心意。
路晓琪和她见过的老板都不一样,完全不摆架子,高高兴兴收下了。
“咱们还得要招个小工,”陈阿婆同样在考虑这个事情,“我打算找你赵婶,她也是个苦命人。。。。。。”
陈李芳一边听着,一边“嗯嗯”地点头。
“妈,我在家还给你注册了一个小地瓜号,说不定也能宣传宣传。。。。。。”
陈阿婆不懂这些,但她很欣慰:“行,你自己看着办。”
她女儿之前什麽都不想管什麽都不关心,她看了都心惊胆战,生怕她会一个不如意就想不开。如今陈李芳愿意做一些事情,从阴霾中走了出来,陈阿婆总算是放下心来。
夜深人静,母女俩嘀嘀咕咕,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二号区的这些小店老板们在各自收拾的时候,黄四娘也在五号区的非遗商店琳琅阁里进行闭店前的整理。
她们要清点货品,然後再搞一下基本的卫生才能关门。
“你先回去吧,要不先去食堂吃个宵夜。”黄四娘笑意吟吟对和自己一起搭班的小姑娘说,“你们宿舍离得远,早点回去。”
小姑娘坚决摇头:“那怎麽行,黄姐,你还大着肚子呢!”
黄姐都快要生了,她怎麽能让一个孕妇加班到那麽晚?良心不安。听说主管本来让黄姐直接回去待産的,但黄姐心系着开业,打算先坚持两天再休産假。
小姑娘对她佩服得很,虽然是孕妇,但是自己该做的活儿一点也没落下,简直比自己的腿脚还要更灵活。
“黄姐,你坐着,我来!”
黄四娘听她这麽说,也没再坚持了,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
“黄姐,你明天就开始休假了吧?预産期在什麽时候啊?”
“对。”黄四娘摸了摸肚子,抿起微笑,“明天就休假了。预産期就在三天後。”
她现在是琳琅阁的店员。
几个月之前,黄四娘就一直在想自己要做什麽,在学习了那麽久也看了那麽久之後她对自己以後的人生以及生活也有了些考量。去後厨?自己不是做饭的那块料。去绣坊?好像也没那根筋。。。。。。想来想去,这些向家村的女人们选择的岗位似乎都不是很适合自己。
在看到古镇的一些官方店铺在招店员的时候,她心动了。
店员就是迎来送往,多卖就多拿钱,从理论上来讲,薪水可以无上限。
她的父亲当时就是做货郎起家的,後来又开了一家小小的货栈,黄四娘小时候就帮家里卖货,对这一岗位也算是极有经验的。
果然,黄四娘在应聘的时候发挥得极好,即便是大着肚子,公司也愿意给她留一个职位——虽然这里面也有向大力在修缮组的缘故,但也是黄四娘被看好才有了这次机会。
黄四娘全程参加了培训和店铺前期的准备,坚持到了最後一刻才决定回家待産。
“好了吗?”向大力从外头进来。
黄四娘嫣然一笑:“正等你呢,准备关门了。”
和小姑娘道别,两人一起往家里走。
向大力问:“今日如何?”
“还不错。”黄四娘的语气有着小小的欣喜,“愿意买的游客还挺多的。”
清河古镇有三家与文创有关的店铺,一家位于一号区的主街,一家位于二号区的戏院旁,再有就是五号区的这家。这家主要卖的就是周围这些工坊里的産品,比如木工作坊里的一些木制小玩具以及小摆件,还有各种小银饰丶簪花等等,産品非常多样,而且都是手作,很多东西还是孤品。
虽然价格算不上便宜,但今天还真卖出去了不少。
黄四娘发现现在很多人对于便宜但是常见的东西并不是那麽感兴趣,他们喜欢的是独一无二,尤其是年轻的女孩子们。而中老年的顾客往往是给身边的小孩买,则更注重性价比。
“你那边呢?如何?”黄四娘问丈夫。
“就那样呗,还挺轻松的。”向大力憨厚地笑了笑,“教小孩儿,现在的小孩儿都挺厉害的,一说就会。就是手上功夫差点儿,需要我来收尾。”
不像他们那时候,一开始入门听师傅讲,好像要听好几遍才能听懂。
“这是自然,”黄四娘挑起眉,“现在的小孩儿都是读过书的,脑袋聪明。”
所以阿狸一定要好好读书。
就像赵老师说的,读书可以明理,到时候学什麽都更快。
夫妻俩一边聊着一边往外走,他们不打算去食堂吃宵夜了,径自回了四号区。阿狸早就已经睡着了,向老娘正在用手机听小说,听得津津有味,一边听一边在椅子里打盹。
白天的时候她自个儿也带着阿狸去古镇里溜达了一圈,然後被熙熙攘攘的人给吓回来了。
就算是过年时的集市上她都没见过这麽多人!
她生怕阿狸会走丢。
看到两人回来了,她赶紧问:“吃东西了没?四娘饿不饿?要不要我给你下个面条?”
夫妻俩连忙说吃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