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红楼之双玉 > 第89章 年关丰稔暗潮涌(第1页)

第89章 年关丰稔暗潮涌(第1页)

官场上的云谲波诡,林望舒自知无力窥探,而林家之事牵涉甚深,更不能对外人言。

心中煎熬难耐,翌日,她只得再次求见安平郡主,隐去具体情由,只道自己近来心绪不宁,总预感远在扬州的娘家恐有变故,寝食难安。

郡主听罢,倚在铺着白虎皮的暖榻上,漫不经心地拨弄着手炉里的银炭,淡淡道:

“你一个远嫁的庶女,便真是娘家出了天大的事,隔着千山万水,那火又能烧到你身上几分?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此乃常理。

再者,这风波之中,究竟是谁倒霉,还未可知呢。

你且稳坐你的钓鱼台,莫要自乱阵脚,平白叫人看了笑话。”

说罢,随手赏了她一对赤金镶宝的松鼠葡萄纹耳珰,并一柄上用的缂丝牡丹团扇,算是安抚,末了添了一句。

“放宽心,天塌下来,还有我这把老骨头在前头顶着,你瞎操什么心?”

郡主的话虽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疏离,却也明确表示了庇护之意,让望舒略略心安。

然而,一想到贾敏那绝望的笔迹、那近乎托付后事的安排,这份心安便如风中残烛,摇曳不定。

她知,嫂嫂之事,只怕已成定局,非人力所能挽回。

心下凄惶,她又私下寻了卢医者,摒退众后人,再低声询问:

“先生,若有一人,心结深重,了无生意,身体急衰败,可有……哪怕只是延命数日的方子?”

卢医者抬起浑浊却锐利的眼睛,看了她片刻,缓缓摇头:

“东家,莫说老夫未见脉案,即便见了,纵是华佗再世、扁鹊重生,也难救一心求死之人。心火已灭,百药无功。”

望舒眼圈微红,执拗道:

“不求多,一天,两天也好……先生,就当是尽人事……”

卢医者见她神色哀戚,终是不忍,沉吟良久,方提笔写下一个方子,叹道:

“此方名为‘续命散’,所需药材皆名贵难得,成本极高,且效力甚微。

研磨成粉,以蜜调和为丸,或可延寿七日到一月不等。

然此药如同强弩之末,一丸效力弱过一丸,次服用效果最佳,其后便如石沉大海。

东家,慎用。”

他将方子推过去,眼中带着医者仁心的无奈。

望舒如获至宝,郑重谢过。

回到书房,立刻将那“续命散”的方子仔细誊抄,夹入给文嬷嬷的信中,飞书寄往扬州。

信中言辞恳切,只道:

“但尽人事,各凭天命。

能延一日是一日,万不能让黛玉、承璋年幼失恃。

吾身在此地,诸事缠身,恐难归去,亦或不便归去。

所需药材,不惜重金搜罗,银钱若有短缺,即刻从秋纹处调拨,无需吝啬。”

同时,她又密令秋纹,可着手将她的部分紧要物件,低调、分批转移至贾敏所赠的那处三进宅院。

先行打几名可靠的小厮、护院过去看守,丫环婆子暂不动。

原宅仆役,一切听从贾敏安排,不可擅动。

并再三叮嘱秋纹,务必密切关注林府动向,一切以安全为上,遇有难决之事,多与文嬷嬷商议。

将这两封承载着沉重希望与无奈的信件送走后,仿佛也抽走了她大半心力。

然而,时节不等人,无论她内心如何焦灼彷徨,北地的年关依旧带着它特有的热闹与繁忙,扑面而来。

府内府外,全然是另一番景象。

今年风调雨顺,加之林望舒经营得法,无论是她自己的私产,还是王家的公中产业,皆迎来了一个罕见的丰收年。

望舒名下那二十亩庄子,粮食满仓自不必说。

试种的草药也有了像样的收成,炮制好后,品质上乘,除自用外,售卖所得竟比寻常庄稼高出数倍。

庄户们得了丰厚赏赐,家家户户忙着杀猪宰羊,准备过年,脸上尽是满足的笑容。

城中的铺子更是红火得令人侧目。

“清凉居”虽天冷,热饮子与点心却卖得脱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