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三和林招娣精神头还好,主动同围上来的村民讲外头的事。
那张宗耀反倒是最憔悴的一个,眼底青黑,像是数日没睡过一个整觉,眼底亦有忧色,似在担忧这场水灾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患。
在无意间跟林姝这个陌生的面孔对上后,他微微一怔,想起什么后,略皱了下眉,而后移开视线,同一旁的里正和张氏等家人低声说着什么。
林姝也皱了下眉。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只见她一面就表露出不喜的,这张宗耀果真是林瑶的爱慕者,且因为林瑶对她这个鸠占鹊巢的假千金生不出好感。
不过此人跟她想象中的不太一样,看上去就是个本本分分的读书人,最难能可贵的是能忧百姓之忧,品性应当不差。
正想着,周野突然牵住了林姝的手。
林姝朝他望去:??
周野解释:“阿姝,地
上湿滑,我牵着你。”
一个斯文清俊的书生,没有在地里风吹日晒,肤色比许多农妇都要白,也不晓得有何特殊,竟惹得阿姝看他这么久。
当然,他绝不是在乱吃飞醋,他心里清楚阿姝喜欢的是他这样的,只是他打心眼里不希望阿姝关注别的什么人。
这时,围着林招娣和赵老三打听消息的人群里突然爆一阵惊呼声。
“啥子?赵老三你说米价涨到多少钱了?”
赵老三叹气,回道:“你们没听错,镇上米价已经涨到了一斗一百二十文。灰面和杂粮也都涨了不少。”
这米说的自然是糙米,水灾生前,一斗糙米也就七十文,这才几日,就涨了这么多!
村民们听到这话都惊呆了。
他们有地就有粮,能自给自足,从前只有他们家里粮多拿出去卖的情况,根本不会反过来去镇上买,可这回大水,田被淹了,家里的存粮撑不了太久,他们还想着用家里余钱去镇上买些粮囤着,可这一斗米就一百二十文,这这谁买得起?关键是一斗米也吃不了多久哇!
一旁的张宗耀忽而开口提醒道:“镇上米价和一应杂粮的价钱怕是还会上涨,大家若想买粮,最好趁早。”
村民们一个个都苦着脸。不是他们不想买,实在是这米价太贵了啊。
还是再等等,镇上粮商将米价涨这么多,朝廷肯定不会放任不管,否则岂不是叫他们这些老百姓活活饿死?等价钱下来了他们再买。
林姝却同周野交换了一个眼神——买粮的事儿刻不容缓!
周野经历过灾荒,知晓灾患后会是个什么情况,继续拖下去,这米价只会越涨越高,翻个三四番都极有可能,除非朝廷及时颁布政令,严格控制米价上涨,否则这米价粮价都会一路飙升。
“廖老爹,你今日还赶车不,我想乘你的牛车去镇上买粮。”林姝开口问道。
廖老汉已经从廖墩子口中晓得了这几日生的事,对林姝一家心存感激,闻言马上就应道:“没得问题,等老汉我和老黄牛歇上一歇,吃饱喝足后马上出!”今晨走得急,他还没吃早食咧。
有村民迟疑地问:“林姝丫头,这会儿粮贵,你家真的要买?”
林姝正色道:“即便上头有心控制粮价,可灾情严重的话,这粮价也不是想控便能控制住的,历史上灾祸之后粮价翻个三四番的情况并不少见,这粮食越到后头越贵,想买的确得趁早。”
林姝有心提醒,尽量往严重了说,但若村民不信,她也不会苦口婆心地去劝。
第2o7章二合一
因着前面林姝和周野预言了大水的事情,后头在山上数日,村民们又亲眼见识了林姝的能干,此时林姝说这话,村民们竟都听进去了。
加之里正的孙子张宗耀是从镇上回来的,他还是个有头脑的读书人,聪明人都这么说的话,他们哪能真的一点儿不听。
当即就有村民咬牙道:“廖老汉,一会儿你出的时候吆喝一声,我家也想买些粮食回来!”
“我家也买!”
“还有我家!”
“不管了,我也跟着买,家里的余钱全都拿出来买粮!”
跟之前去后山避祸时一样,一个两个的先带了头,其他村民生怕被落下,也都纷纷开口要买粮。哪怕家里没啥闲钱的,一升两升的也要买。
不等村民散去,林姝和周野便先回去了。
家里的钱罐子和钱箱大水前埋到了院坝里,林姝准备取一部分钱出来尽可能多的买粮,至少买足一家子半年吃的量。除了大米,灰面和杂粮这些也都买,哪个便宜便哪个多买些。
何桂香当然愿意听她的,钱又不能当饭吃,都这种时候了,自然是多囤些粮食更有保障,但她想得多,有些担忧地道:“阿姝,买太多粮的话恐怕是瞒不住村里人。”
大家都过得艰难的时候,若是哪家过得太好,那是要遭人恨的。
林姝当然知道,她比谁都清楚,人被逼至绝境的时候什么都干得出来,人性中的丑陋会被无限地放大,道德沦丧、人性泯灭,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
但情况还没有那么遭,至少这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当今是个守成之君,除了西北边境偶有戎狄侵扰,一些偏僻地带有草寇土匪出没,天下并无太大的动乱。阿野当年落得那般境地也是因时运不济,当地父母官是个贪官,往朝廷赈灾的粮食掺了沙和壳,加之蝗虫过境寸草不生,连野菜都没得吃,百姓们被逼得只能背井离乡寻求一条活路。
这说的只是那规规矩矩的底层百姓,而那不规矩的,有饿红了眼去抢别人家粮的,也有一怒之下杀了差役落草为寇的。但不管如何,最后终归是平息了下来,贪官被斩,草寇被剿,受苦受难的不过是那大部分守规矩的百姓罢了。
井溪镇应当没有那么遭,只要上头不贪,即便赈灾效率低了些,粮迟早到百姓手里,再加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还不至于叫百姓们背井离乡。
林姝如今想的只有自家,别家能熬,她和阿野却是熬不起的,两人胃口大,只他们两个的口粮便相当于普通人家七八个成人的口粮。
眼下这个情况家里有多少粮能瞒便瞒,瞒不住便瞒不住,有她和阿野在,她看谁敢来抢粮!
但这话却不能当着何桂香面说,林姝安抚道:“阿娘放心,廖老爹是咱们这边的人,叫他帮着遮掩一二便是。”
事实上,她怀疑林婶子带回来的那木桶和背篓里就藏了什么好东西,极有可能是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