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的光环之下,东宫的阴影却始终挥之不去。随着魏王李泰和吴王李恪的日渐成长,这种隐忧如同水面下的暗流,涌动得愈明显。
这日,李世民在两仪殿召见诸皇子,考校学问。太子李承乾拄着特制的拐杖,坐在稍近的位置,神情有些恹恹的,似乎对眼前的一切都提不起太大兴趣。
轮到魏王李泰。年方十四的李泰,身形略显富态,但面容白皙俊秀,一双眼睛尤其明亮,透着远年龄的聪慧。他举止从容,向父皇深施一礼,然后呈上一部装帧精美的书卷。
“父皇,儿臣奉旨编纂之《括地志》,卷已成,恭请父皇御览斧正!”
李世民接过这部厚厚的大部头,翻开一看,不禁眼前一亮。书中图文并茂,详细记载了关内道各州县的沿革、山川、河流、物产、古迹、风俗等内容,资料翔实,考据严谨,文笔流畅。虽然只是卷(关内道),但已显露出宏大的格局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泰儿用心了!”李世民不吝赞赏,“此书博采众长,考订精详,足见功夫!假以时日,必成包举宇内、总括山川之巨着!我儿才华,实令朕心甚慰!”他看向李泰的目光,充满了父亲的骄傲和毫不掩饰的欣赏。
李泰脸上洋溢着被认可的兴奋,恭敬道:“儿臣才疏学浅,全赖父皇教诲,及诸位学士(指其魏王府文学馆的学者)鼎力相助。儿臣定当竭尽全力,早日完成全书,不负父皇期许!”
殿内气氛融洽。这时,李世民目光转向一旁的吴王李恪:“恪儿,近来武艺可有进益?”
李恪应声出列。他比李承乾小一岁,比李泰大一岁,身材已显挺拔,继承了杨妃的俊美和李世民的英武,剑眉星目,器宇轩昂。他躬身答道:“回父皇,儿臣每日不敢懈怠。骑射之术,蒙秦(叔宝)、尉迟(敬德)二位将军指点,略有心得。刀槊之技,亦在勤习。”声音清朗,中气十足。
“好!”李世民兴致颇高,“朕当年亦是马上得天下!习武强身,不忘根本!稍后随朕去禁苑,让朕看看你的本事!”
“儿臣遵命!”李恪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
看着英姿勃、文武兼备的吴王,再看看才华横溢、深得帝宠的魏王,又瞥见一旁沉默寡言、形容落寞、依靠拐杖支撑身体的太子李承乾…殿内侍立的几位重臣,如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心中都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尤其是长孙无忌,作为太子的亲舅舅,眉头更是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考校结束,诸皇子告退。李承乾在侍从的搀扶下,拄着拐杖,默默转身,背影在空旷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孤寂和萧索。李世民看着长子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惜和忧虑。他自然注意到了承乾的沉默,也听到了些许关于太子宠幸乐童称心、行为有失检点的流言。这些流言如同细小的芒刺,扎在他心头。
“承乾…唉…”李世民心中暗叹一声。盛世之下,储位之畔,雏凤清鸣,却难掩那日渐深重的隐忧。嫡长子的残疾与心疾,次子的聪慧得宠,庶长子的英武类己…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如同一道无形的裂痕,在看似稳固的帝国根基上悄然蔓延。
喜欢我是陈默,竟然穿越成了李世明请大家收藏:dududu我是陈默,竟然穿越成了李世明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