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选拔赛前
徐卓远夹着纸条的那个细微动作,像一枚投入封瑶心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久久不散。那张写着“谢谢。镜像法,果然精妙。”和一个小小的笑脸:的纸条,被他如此郑重地收藏,其意义远一次普通的解题交流。那是一种无声的回应,是对她试图靠近的默许,甚至是一丝笨拙的珍惜。
封瑶将这份悸动小心翼翼地藏在心底,化作更坚定的力量,投入到紧张的竞赛准备中。那本淡灰色的升级版笔记,几乎被她翻得卷了边,里面精妙的思路和总结,常常让她有茅塞顿开之感。而她也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帮助,有时在讨论(虽然多数时候是她问,他言简意赅地答)中,她也能提出一些独特的视角,或是结合前世零星的记忆碎片,对某些经典模型提出新的疑问,这偶尔会让徐卓远露出沉吟思索的表情,看向她的目光里,探究意味更深。
就在物理竞赛校内选拔赛的前三天,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现了。
那天下午自习课,封瑶正对着一道关于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的难题冥思苦想,徐卓远刚给她提示了一个关键点,她正顺着思路演算。教室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班主任领着一个陌生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
男子约莫二十三四岁,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身形清瘦,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气质干净温和,脸上带着略显腼腆的笑容。
“同学们,打扰一下。”班主任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安静,“这位是林朗,林师兄,是我们学校前几届的毕业生,当年也是物理竞赛的省一等奖得主,现在在都大学物理系读研。他这次回母校看望老师,听说我们马上要物理竞赛选拔,特意过来,说有什么疑难问题,今天可以集中问他,大家欢迎!”
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尤其是那些正在为竞赛抓耳挠腮的同学,眼神瞬间亮了起来。林朗有些不好意思地推了推眼镜,声音清朗地开口:“学弟学妹们好,叫我林师兄就好。竞赛准备很辛苦,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大家有什么问题,不用客气。”
他的态度亲和,没有半点学霸的架子,很快就吸引了几个大胆的同学围上去提问。林朗耐心地听着,解答时条理清晰,善于用生动的比喻将复杂的物理图像具象化,让人很容易理解。
封瑶也被这位温和的师兄吸引了注意力,她注意到徐卓远在听到“都大学物理系”时,抬眸看了林朗一眼,眼神中有属于同类人的审视,也有一丝极淡的、对于更高学术殿堂的向往。
“封瑶,”前排的周雨晴回过头,压低声音,眼睛亮晶晶的,“这位林师兄看起来人好好啊,讲题也清楚,我们要不要去问问?”她指了指封瑶正在攻克的那道难题。
封瑶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旁边的徐卓远。他垂着眼眸,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笔,侧脸线条似乎比平时绷紧了些许,周身散着一种不易察觉的低气压。
封瑶心中微动。她明白,徐卓远刚刚才给过她提示,此刻她若转身去问另一位“师兄”,哪怕纯粹出于学术交流,对于刚刚开始尝试对外界释放善意、内心依旧敏感的他来说,或许会解读为一种对他能力的不信任,或是一种……“背叛”。
她不想让那刚刚融化的冰层再次冻结。
封瑶对周雨晴轻轻摇了摇头,微笑道:“我先自己再想想,徐卓远刚才的思路我还没完全吃透呢。”说着,她将目光重新投回自己的草稿纸,表现出继续钻研的样子。
周雨晴眨了眨眼,看看封瑶,又偷偷瞟了一眼旁边气压略低的学神,恍然大悟般“哦”了一声,转回身去,嘴角勾起一抹暧昧的笑。
这个小插曲似乎并未引起太多人注意。林朗耐心地回答了几个同学的问题后,目光在教室里扫过,最终落在了靠窗角落,那个独自坐着、气质明显与其他喧闹同学不同的清冷少年身上。他早就听现在的物理老师提过,这一届有个叫徐卓远的天才苗子。
林朗微笑着走了过去,停在徐卓远桌旁,语气温和:“你就是徐卓远同学吧?老师常提起你。怎么样,准备得还顺利吗?有没有遇到什么觉得特别有挑战性的题目?我们可以交流一下。”
他的态度十分诚恳,是真正抱着学术交流的想法。然而,徐卓远只是抬眸看了他一眼,那眼神疏离而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悦。他薄唇微启,只吐出两个字:
“没有。”
语气平淡,却带着拒人千里的冷漠。
林朗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闪过一丝尴尬,但他很快调整过来,好脾气地笑了笑:“没关系,如果有需要,随时可以找我。”他顿了顿,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徐卓远旁边正在“认真”演算的封瑶,以及她手边那本眼熟的、淡灰色封皮的笔记本(他认得那是徐卓远的风格),眼中掠过一丝了然,没再说什么,转身去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封瑶虽然低着头,但全程竖着耳朵关注着这边的动静。听到徐卓远那冷硬的“没有”,她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果然,他还是习惯性地将自己包裹在坚冰里,抗拒着来自不熟悉外界的靠近。但另一方面,他刚才那细微的低气压,以及此刻拒绝交流的姿态,是否也隐含着一点……因为林朗的出现,以及可能被她“转向”他人求助而产生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别扭情绪?
放学铃声响起,同学们陆续离开。林朗被几个意犹未尽的同学围着一起走出了教室。封瑶收拾好书包,看向旁边依旧坐着没动的徐卓远,他正看着窗外,不知在想什么。
“那道题,”封瑶主动开口,声音轻柔,“我按照你的提示,用镜像法重新构建后,好像有点头绪了,但最后一步的能量守恒表达式还是有点不确定,你能再帮我看看吗?”
她选择继续之前的话题,无视了林朗出现的小插曲,仿佛什么都没有生过。
徐卓远闻言,转回头,目光落在她摊开的草稿纸上,那里有她后续演算的过程。他眼中的冰霜似乎融化了些许,接过笔,在她的草稿纸上点了两处。
“这里,势能零点的选取要考虑对称性。还有这里,边界条件代入时忽略了感应电荷的瞬态过程。”他的声音依旧平淡,但封瑶能听出,那里面没有了面对林朗时的冷漠,而是专注于问题本身的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