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网络流言
赵景明带来的关键信息,像一块精准定位的拼图,将匿名帖子、苏晚晴的“提醒”以及可能涉及的更深层动机串联了起来。虽然暂时没有直接证据指向苏晚晴本人,但矛头无疑已对准了文娱部的核心圈层。
封瑶将这份了然压在心底,并未在团队内公开赵景明的现,只与徐卓远共享了信息。打草惊蛇并非上策,保持警惕,专注自身,才是应对暗箭的最佳防御。区域赛的日期日益临近,团队的紧张感和兴奋感与日俱增。
这天下午,封瑶接到了周教授的通知,让她去办公室一趟。周教授是学校里德高望重的学者,也是“星桥”项目的指导老师之一,对封瑶颇为赏识。
走进办公室,周教授正戴着老花镜看一份材料,见封瑶进来,和蔼地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封瑶来了,坐。”
“周教授,您找我?”封瑶依言坐下,姿态恭敬。
周教授放下材料,取下眼镜,目光温和却带着洞察:“最近关于项目,还有你个人的一些……议论,我略有耳闻。”他语气平缓,没有刻意安慰,也没有质疑,更像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关切,“怎么样,有没有受到影响?”
封瑶心中一暖,知道周教授这是在关心她。她挺直脊背,目光澄澈地迎向周教授:“谢谢教授关心。确实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但我和团队都认为,最好的回应是用区域赛的成绩说话。我们不会被这些小事干扰。”
周教授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了点头:“很好。心态稳,才能成大事。我看了你们提交的区域赛初步方案,很有想法,尤其是在利用算法模型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匹配方面,比市面上的同类产品思考得更深入。你的那份关于引入‘动态情绪权重因子’的补充说明,写得尤其精彩。”
得到权威的肯定,封瑶心中涌起一股热流,这是她凭借自身努力获得的认可,比任何空洞的安慰都更有力量。“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卓远和景明学长在算法实现上提供了很多支持。”
“不必过谦。”周教授摆摆手,“你的灵感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关键。我叫你来,除了问问近况,也是想告诉你,好好准备区域赛。这次大赛的评委团里,有几位是国内人工智能与心理学交叉领域的顶尖专家,包括清北的李院士。如果能得到他们的青睐,无论对项目本身,还是对你个人的未来展,都大有裨益。”
清北的李院士!封瑶心中一震,那可是学术界的泰斗级人物。她立刻明白了周教授的深意和期许,郑重地点头:“我明白了,教授。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嗯,”周教授满意地笑了笑,随即像是想起什么,语气随意地提了一句,“对了,徐卓远那小子,家里背景不一般,你和他相处,压力不小吧?”
封瑶微微一怔,没想到周教授会突然提到这个。她很快反应过来,周教授或许也听到了些风言风语,或者仅仅是出于长辈的关心。她坦然回答:“压力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动力。卓远他很优秀,也一直在帮助我、支持我。我希望自己能变得足够优秀,足以与他并肩,而不是成为他的附庸。”
这番话自肺腑,带着重生后的清醒与坚定。她爱徐卓远,但这一世,她的爱建立在独立的自我之上。
周教授看着她眼中不容置疑的真诚和自信,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些,带着一种“孺子可教”的欣慰:“好,有志气!年轻人就该这样。去吧,好好准备,我很期待你们在区域赛上的表现。”
从周教授办公室出来,封瑶感觉脚步都轻快了许多。权威的认可和明确的目标,像一剂强心针,让她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方向。
然而,成长的铠甲并非一朝炼成,它坚固无比,却也总有柔软的缝隙,那里藏着最在意的人和事。
晚上回到家,封瑶像往常一样,和父母一起吃晚饭,分享着学校的趣事,绝口不提论坛上的风波。父母是她最坚实的后盾,也是她最想保护的人,她不愿让他们为自己担心。
饭后,她回到房间准备继续修改区域赛的ppt,手机响了起来,是妈妈打来的。她刚接起,就听到妈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和担忧:“瑶瑶,你……你最近在学校还好吗?没什么事吧?”
封瑶心里咯噔一下,面上依旧维持着平静:“妈,我很好啊,怎么了?怎么突然这么问?”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妈妈才叹了口气:“唉,也没什么……就是今天下午,隔壁你张阿姨过来串门,说话阴阳怪气的,说什么现在女孩子在大学里心思活络,要我们多看着点你,别……别走了歪路。还说看到学校论坛上有些关于你的不好的话……瑶瑶,你跟妈妈说实话,是不是在学校受委屈了?”
封瑶的心猛地一沉。流言蜚语,竟然已经传到了父母的耳中!张阿姨是小区里有名的长舌妇,她的话虽然难听,却也代表了一部分不明真相的外界看法。前世,她就是因为承受不住这种来自周围环境的压力和指指点点,变得更加封闭和自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刻,重生后筑起的冷静铠甲,仿佛被敲开了一丝裂缝。她可以不在乎苏晚晴的刁难,可以无视论坛上的污蔑,却无法忍受父母因她而承受这种无端的非议和担忧。
一股混合着愤怒、委屈和心疼的情绪涌上心头,让她鼻尖酸,喉咙有些哽咽。她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用尽量轻松的语气说:“妈,你别听张阿姨乱说。是有人在论坛上了匿名帖造谣,但我们已经查到线索了,是有人嫉妒我们项目做得好。我们团队的人都相信我,周教授也刚表扬了我。你女儿行得正坐得直,没做任何亏心事。”
她将周教授的肯定和团队的支持重点强调,希望能安抚母亲。
“真的吗?”妈妈的声音将信将疑,带着浓浓的心疼,“瑶瑶,要是真受了委屈,一定要跟家里说,别自己扛着。爸妈没什么大本事,但也不能让人随便欺负我闺女。”
“妈,真的没事。”封瑶的声音软了下来,带着依赖,“你和爸放心吧,我能处理好。等区域赛结束,拿了奖,那些谣言就不攻自破了。”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充满信心。
又安抚了母亲好一会儿,才挂断电话。放下手机,封瑶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刚才在周教授那里积蓄的昂扬斗志,仿佛被抽走了一半。来自亲人的担忧,永远是她最脆弱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