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铁脊梁
泽部落新头领的威胁如同悬在头顶的阴云,但并未能阻碍汉部落内部那台名为“生存”的机器高运转。压力被转化成了更疯狂的效率。
坚手领导的工坊区,炉火日夜不熄。对铁矿脉的搜寻和开采在如石等人的努力下艰难地进行着,运回的血星石虽然依旧不多,但已能维持小规模的持续冶炼。最大的突破来自于对“锻打”的领悟。
在一次次的失败和观察中,坚手和他最得力的徒弟现,将那粗糙多孔的生铁锭反复加热至红炽,然后用重锤拼命捶打,不仅能将其中的杂质(矿渣)一点点逼出,更能让铁块的质地变得更加致密、坚韧。他们甚至无师自通地摸索出了类似“淬火”的工序——将烧红的铁器迅浸入冷水或兽油中,以此获得更高的硬度。
尽管这一切还依赖于工匠的经验和感觉,极不稳定,成品率低得可怜,但第一把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铁斧被成功锻造出来时,整个工坊区都沸腾了。
这把斧头造型依旧古朴,但斧刃闪烁着冰冷的灰白色光泽。坚手亲自操刀,对着一段坚硬的黑檀木劈下。只听“唰”的一声脆响,木桩应声而断,断口光滑如镜!而斧刃丝毫未损,甚至连白痕都几乎没有!
对比之前还需要反复打磨的青铜斧,这简直是神兵利器!
阳歌当即下令,工坊区集中所有优质铁料,优先锻造武器:斧、矛头、以及最重要的——箭镞。
铁制箭镞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狩猎和战争的格局。它们更小、更硬、更锋利,飞行更稳定,穿透力远青铜镞。战士们领到批铁镞箭时,如同捧着珍宝,爱不释手。岩灵试射了几箭,轻易穿透了之前青铜镞难以射穿的厚实皮靶,她冷峻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一丝惊异和满意。
“汉部落的牙齿,更锋利了。”她摩挲着铁镞,低声对阳歌说。
阳歌点头,目光却投向远方:“光有牙还不够,还得有能扛住打的脊梁。”
他的脊梁,就是那日益增高、合拢的夯土城墙。在“夯”的指挥下,整个部落能调动的人力都投入了这项浩大的工程。号子声日夜不停,沉重的夯锤起起落落。一道灰黄色的、厚重坚实的墙体,如同巨龙的脊背,缓缓将部落的核心区域环绕、保护起来。
城墙并非一味求高,而是依据地势,巧妙地利用了天然的石壁和陡坡,在一些关键节点还修筑了突出的马面墙,便于侧射火力。墙顶宽阔,足以让战士并排行走和作战。预留的射孔和了望口,显示出阳歌越时代的防御理念。
不同的姓氏在这项工程中碰撞、融合。龙姓和陇姓的战士负责最重的体力活和警戒;石姓(黑石部落)的猎人凭借对地形的敏锐,指导着地基的挖掘和规避潜在的危险;织姓和芷姓(织贝部落)的女人们则用新编的结实绳索吊运材料,送来饮水和食物;筑姓和竺姓(筑穴部落)是绝对的技术核心,指导着每一层土的配比和夯实的技巧。
过程中并非没有摩擦。石姓的猎人觉得筑姓的要求过于严苛死板;龙姓的战士偶尔会抱怨工作量太大;但每当分歧出现,往往会有其他姓氏的人出来打圆场,或者阳歌、巫、鸦祭骨等人及时调解,将矛盾引导向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劳动和可见的成果,是最好的融合剂。
小纺的身影活跃在后勤线上,她甚至组织女人们用染色的麻布缝制了几面简单的旗帜,插在了几段完工的城墙上。旗帜上是用深色线绣出的抽象龙纹和“汉”字符号(由阳歌简单描绘)。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无形中凝聚着人心。
岩灵则带着战士们,在新筑好的城墙上反复演练。如何依托垛口射击,如何快支援薄弱段,如何投掷雷石(收集的圆形石块),甚至演练了万一被突破墙顶的近身格斗。她是这具钢铁脊梁上最敏锐的神经和最锐利的爪牙。
泽部落的新头领,名叫“狰”,并没有闲着。他的侦察兵像幽灵一样,不断试探着汉部落的防御。几次小规模的夜间渗透和拂晓的佯攻生了。
然而,新城墙和铁箭镞给了汉部落战士前所未有的信心。渗透者往往在靠近城墙前就被警觉的暗哨和巡逻队现,随后便被精准的铁镞箭无情射杀。一次拂晓佯攻,泽部落投入了近百人,试图冲击一段看似未合拢的墙体,却遭遇了墙头密集的箭雨和滚木礌石的迎头痛击,丢下十几具尸体仓皇退却。
狰站在远方的山岗上,透过晨曦,死死盯着那道仿佛一夜之间生长出来的坚固城墙,以及城墙上那些装备着可怕箭矢、士气高昂的守卫者。他狰狞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凝重和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个部落…和他认知中的任何敌人都不同。他们不仅拥有奇怪的坚硬金属,更拥有一种可怕的、将散沙凝聚成磐石的力量,以及一种他无法理解的建造度。
他挥手召来副手,咬牙切齿地低吼:“去!催催后面!我们要的那种‘破墙锤’和‘巨弩’,什么时候才能送到!还有,派人去找‘林栖部落’的那些懦夫!告诉他们,再不出力,等我们碾平了这‘汉’部落,下一个就是他们!”
狰感受到了威胁,真正的威胁。他不再试图轻易地碾碎对方,而是开始调集更强大的力量,准备动一场决定性的、毁灭性的攻击。
汉部落度过了最初的考验,铁与土铸就的脊梁初步经受住了碰撞。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狰的失败,只会引来更疯狂的反扑。
文明的火焰在风中摇曳,却燃烧得更加顽强。最终的暴风雨,正在天际积聚乌云。
(第七十五章完)
喜欢原始征途:从龙图腾开始请大家收藏:dududu原始征途:从龙图腾开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