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玉骨香 > 第一章 青萝村(第1页)

第一章 青萝村(第1页)

第一章青萝村

青萝村蜷缩在卧龙山的褶皱里,像一枚被遗忘的铜钱,锈迹斑斑。

时值七月半,本该是祭祖烧衣,河灯如星的喧闹时节,村中却弥漫着一股不合时宜的死寂。

“傩婆子到村口了!”不知谁家小儿一声喊,声音在空荡荡的巷子里回响。

所谓傩婆子,便是这世间对女性傩士的一个称呼。

现在世间的傩士,一般是通过举行傩仪来进行驱鬼逐疫,以祭神跳鬼的舞蹈形式祈求平安。[1]

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关。

四季转换,寒暑变幻,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行傩以达到驱逐邪恶的效果。[2]

林蝉就是在这片沉闷的雾气里走进青萝村的。她身量不高,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靛蓝粗布裙,外罩一件半旧的赭红色对襟短褂,褂子上用暗线绣着些繁复难辨的符文。

腰间系着的宽皮带,上面错落挂着几个皮囊,一串磨损得油亮的五帝钱,还有一个用红绳拴着的巴掌大小的傩面。她的脸藏在斗笠的阴影下,只露出线条清晰的下巴和一抹紧抿的唇。

“林姑娘,您可算来了。”村长李老栓搓着手迎上来,脸上堆着笑,眼底却满是疲惫和惊惶。他身後跟着几个同样惴惴不安的族老。

“这…这邪乎事儿闹得人心惶惶啊!先是牲口无缘无故暴毙,接着是夜里总有怪声,现在…唉…”他重重叹了口气,没再说下去。

林蝉没应声,只是微微擡了擡斗笠,露出一双清亮又带着几分疏离的眼眸。

“祭祖的香火,断了多久?”她开口,声音不高。

李老栓一愣,支吾道:“这…有…有小半个月了?不是不想祭,是…是点不着啊!香一点就灭…”

林蝉点点头,不再多问。这个世界的根基之一便是灵与信。

仙门大宗如玉华宫,云渺阁,供奉的是山川神灵祖师道法,讲究清修悟道,以灵力沟通天地。

而在这凡尘烟火之地,维系一方安宁的,往往是百姓对祖先,竈神等神的香火供奉。

香火一断,屏障破损,那些游荡在阴阳缝隙间的东西,便有了可乘之机。

村长家的祠堂是村里最气派的建筑,青砖黛瓦,飞檐翘角。然而此刻,祠堂内却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阴冷气息。

林蝉没有理会坐立不安的族老们。她带上傩面,攀上祠堂的横梁。横梁上积着厚厚的灰尘,但有几处地方却异常干净,像是被什麽东西蹭过。她伸出两指,拈起一点残留的粉末,放在鼻尖轻嗅。

她凑近眉头微蹙,“果然不是寻常闹祟。”

桐油灯的火苗忽明忽暗,将下方几张老脸映得阴晴不定。最年长的白胡子族老,手里拈着的佛珠转得飞快,手背上青筋毕露。

“林姑娘”李老栓的声音带着颤,“您看这…”

林蝉的目光却落在供桌上。一排排祖宗的牌位静静矗立,最中间那尊描金的牌位,其底座边缘,有一道极其细微的裂纹。

就在这时,林蝉腕间缠着的五帝钱毫无征兆的轻轻震动起来,发出低沉的嗡鸣。这串由前朝五个朝代铜钱组成的法器,是师父传下来的,对阴秽之气最为敏感。

“十年香火钱,”林蝉的声音在寂静的祠堂里响起,

“连本带利,三百两。可以的话,我现在就开坛做法。”

“三百两?”一个族老失声叫道,“这…”

“开坛送邪祟…都是这个价…”林蝉嘴角一扯,眉毛一挑,“保你十年安宁…不亏,不亏…”

说罢,右手轻轻在衣袍下弹出一颗珠子,撞向灵牌,桌上的牌位突然集体剧烈地震颤起来。

那尊描金牌位底座下的裂纹瞬间扩大,一缕极淡的黑气从中逸散出来,带着刺骨的寒意。

“我给!我给!”李老栓几乎是瘫软在地,连滚带爬地将包袱推给林蝉。

林蝉没有立刻去拿银子,而是走到供桌前,拿起三支新香,指尖在香头一抹,香竟无火自燃。她将香插入香炉,青烟笔直向上,缭绕不散。

随後,来到院中,简易的搭起一个小型祭坛,供桌上摆满法器,右手结下腰间的傩面,附在脸上,步伐稳健,口中轻唱,

“左边钢锤敲三下…右边铁棍打浑身…”

一曲驱邪舞结束,林蝉转身面向村长,“银子我带走了。但记住,明年中元,祠堂的香火,一盏都不能少,一炷都不能短…”她眼神犀利的警告着。

酉时将至,本该是放河灯的高潮。青萝河畔却只有稀稀拉拉几个村民,动作麻利地将莲花灯放入水中,便匆匆离去,仿佛多待一刻都会沾染晦气。

林蝉独自坐在码头边一株歪脖子老柳树的虬根上,静静看着河面。

河水并不湍急,一盏盏莲花灯载着点点烛火顺流而下。烛火本该是温暖的金黄色,此刻却透着一股不祥的青白,火焰也纹丝不动。河面弥漫的雾气更浓了,带着浓重的水草腐烂的腥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