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象蛇讲的什么 > 第四十六章 万事俱备(第1页)

第四十六章 万事俱备(第1页)

第四十六章万事俱备

对楚颐推荐丁磊的话,贺君旭没有轻信,而是先找与丁磊同在翰林院任职的木峥嵘查证。

“丁磊祖籍禹州,确实是水患多发之地,户籍记录里他的父母早亡,和贺将军你说的都对得上。”

木峥嵘与丁磊同在翰林院任职,他为人孤介,但办事很爽利,很快就查证了消息。

贺君旭微微点头,“他为人如何?”

“雷厉风行,才干出衆。”木峥嵘又细想了想,冷静地下了判断,“诚然是个好人选。”

二人得了结论,便与赵熠通气,邀这状元郎来做抄检官,清查灾区县令克扣私藏的粮食。

“要我担此职责,先要答应丁某一件事。”新科状元郎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丁磊说起话来也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这个抄检官既然给了我来当,就要由我全权操办,不能指指点点丶从中作梗。”

赵熠宽怀地笑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此事不成问题。”

见太子表了态,衆人也大多一一附和,李巡检呵呵道:“状元郎有勇有谋,後生可畏,自然是此事的不二人选。”

正恭维之际,木峥嵘却出声泼了冷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丁大人,抄检一事绝不会由你一人独断。我们会安排人与你一同办事,既是辅佐,更是监督。”

他目光如磐,刚正不阿。

看着这个没比自己大几岁的文弱书生,丁磊心里冷笑。他是状元,木峥嵘当年科举不过是个探花,除了比他多几年官场经历,并不比他高出多少。更何况,储君已经开口应诺了他,此人凭什麽一口驳倒,这不是当衆打太子的脸吗?

丁磊等着太子治他大不敬之罪,却没成想太子的脸上没有一丝愠色,反而从善如流地改了口风:“木先生说得对,赈灾毕竟不是小事,大大小小的眼睛都看着,还是谨慎些好。”

丁磊撇撇嘴,心想这个太子竟是个耳根子软的。

既然这殿下是个随和的软性子,他也放下了拘束,坚持己见地和木峥嵘争辩起来:“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喝,人多了反而拿不准主意。若一个人做事就要配一个监督的,迟早还要派第三个人来盯着那个监督的人,尸位素餐,人浮于事,本来旱灾粮食就不够,你还要派那麽多人来灾区吃干饭,不是添乱吗?”

木峥嵘一边和他理论,一边不动声色擡头看了贺君旭一眼,贺君旭终究在京城官场打滚了几个月,福至心灵,顿时明白。

太子和其他人在唱红脸,木峥嵘这是让自己和他一块儿唱白脸来了。

当恶人这事他实在天赋异禀,他只是将脸上笑意敛去,丁磊便不自觉将争论的声音越放越小,贺君旭如结案一般定了调:“如果丁大人不愿意,我们只能另请他人了。”

“你……你们!”丁磊瞪着眼,不平地嘟囔:“有你们这麽叫人办事儿的吗,前几日景通侯要送我一间大屋子给我,邀我为光王做事,我都还没答应呢!到你们这儿,钱没有,权没有,人还凶……”

木峥嵘脸上神色不变,对赵熠道:“殿下,丁大人看起来很喜欢我们。”

赵熠:“啊……真的吗?”

丁磊心里本就有火,一下子怒了:“死书呆子,我哪里看起来有喜欢你们啊!”

木峥嵘思忖片刻,“丁大人,事不宜迟,明日你和李巡检便出发,先到离京师最近的蔚州,再沿水路依次到河东各个受灾地。”

丁磊:“喂!谁答应给你们做抄检官了!”

“马上为李兄和小丁安排践行宴。”

“你到底有没有听人说话啊啊啊!”

翌日,状元郎小丁气得跟河豚一样,脸上还带着宿醉的红晕,和李巡检一骑绝尘,直奔蔚州而去。

木峥嵘欣慰地目送他们远行,袁壶也来凑了个热闹,在一旁怀疑地问:“我说木先生,这状元郎是个新丁,贸然交给他这样重要的事宜,到底靠不靠谱?”

木峥嵘淡淡掸了掸衣袍,“景通侯给他重金豪宅,他并不因钱财而投奔光王,也不因受铜臭之辱而与光王立即割席,可见是个有骨气又有理智的人。加之他的身世……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

今日休沐,木峥嵘只穿了一件素色的常服,加披一件半新不旧的白袄披风,本就消瘦挺拔的身姿更显清寒玉立,如劲竹临风,冷泉激石。

经过这几日的观察,贺君旭渐渐明白为什麽楚颐说他们之中唯有木峥嵘是有才干的人,此人虽然官阶不高,也并不出自侯门权贵之家,但行事那种稳妥严谨,目光那种锐利坚定,已经隐隐有国士之风。庆元帝让他兼任太子讲官,估计就是要将他留给赵熠即位以後重用的。

送走了丁磊,木峥嵘便辅佐贺君旭清点赈灾物资,赈灾的队伍兵分二路,第一队由贺君旭打头阵,亲自押运到灾情最紧急之处;第二队由木峥嵘乘水路,沿途核对各地粮草数目。

万事俱备,啓程的前一天,贺君旭一大清早便去了祖母的院子里请安。

今天贺太夫人的房里颇是热闹,他来到时,不但他姑姑贺茹意也在此请安,连那象蛇竟也带着怀儿坐在老太太身旁。

“君儿来了?”贺太夫人正在用早膳,见了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笑成了一朵花,拍拍身边的位置让贺君旭过来坐,“赈灾之事,何时出发?”

这老太君人老心不老,虽然人在家中,却对贺君旭被委任赈灾一事知道得一清二楚,心下猜到他这番恐怕是来辞行的了。

“什麽事都瞒不过祖母。”贺君旭一笑,他捧起桌上的羹粥,小心吹凉後伺候老太太吃了半碗,才说道:“明天走,估摸能在您寿宴之前回来。”

贺太夫人的生辰在十一月,七年前贺君旭父亲去世以後,他又临危受命远赴战场,一直缺席她的寿宴,今年他终于卸甲回京,自然要承欢膝下,哄她高兴。

“你一个大将军,出去赈灾还记挂着家里长短,出去别说你是我孙子!”贺太夫人却黑着脸啐了他一口,“我过寿是小事,过了今年还有明年,办好你的正经事儿!”

“祖母放心,定不会丢您的脸。”贺君旭放下粥碗,“赈灾物资发放重在及时迅速,祖母寿辰在十一月,若是拖泥带水到那时还没把事办好,就不好了。”

贺太夫人点点头,对这解释勉强赞同,又叮嘱了几句让他千万要恪尽职守,而後话锋一转:“既然你要去河东,正好送颐儿和他哥哥一程。”

“什麽?”贺君旭狐疑地看向不远处的楚颐,他自个儿都忙得乱七八糟的了,还要捎上一个楚颐?何况,那象蛇好端端的去河东作什麽?

“我们楚家在河东有亲眷,有个长辈快不好了,家中父母命我和兄长前去探望。”楚颐淡淡开口道。

贺太夫人接过他的话,又向贺君旭嘱咐道:“正好我们家的食邑也送了粮食进京,我想着我们也该捐一些到灾区。你忙朝廷发放的物资已经不容易,我便让颐儿顺路将我们家捐的粮食送到河东发放。”

贺君旭不是没怀疑过楚颐跟着自己的队伍是别有用心,但既然贺太夫人交待了他差事,贺君旭便没吭声拒绝,反正也就一同出行罢了,量这象蛇玩不出什麽花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