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镜组词 > 第 116 章番外(第1页)

第 116 章番外(第1页)

第116章

在逃亡的这段时间,我与芙赛里在这间位于顶层的安全屋里,形成了一种奇特而紧密的共生关系。

她继续利用作为调查记者的资源和网络,从外部追踪着“海岸线实验室”及其关联势力的动向,而我,则日益深入地潜入网络的深水域,凭借我对情绪和信息流的特殊感知与汲取能力,从海量的加密数据中筛选丶拼凑着有价值的碎片。我们像两个在黑暗森林中背靠背作战的猎人,彼此守护着对方的盲区。

这种日复一日的并肩作战,以及封闭环境下的朝夕相处,使得某种微妙的情感,在芙赛里心中悄然滋生。

起初,或许只是出于职业性的好奇和对受害者的同情,但渐渐地,我能“听”到她情绪光谱中开始掺杂进一些更复杂的频率——一种混合着欣赏丶依赖乃至温柔眷恋的情感涟漪。

她欣赏我快速学习,分析情报的能力,依赖我在数字世界中那种近乎本能的狩猎直觉,但更让她着迷的,或许是我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疏离而神秘的气质。

我的体温始终异于常人,不是死寂的冰冷,也非活人的温热,而是一种恒定不变的温凉。

在一个雨夜,当我们一起熬夜分析一份关键资料时,她或许是出于疲惫,或许是情不自禁,下意识地将手轻轻覆在了我放在键盘的手背上。

她的指尖温暖,带着活人的生机。

接触的瞬间,她微微一愣,显然察觉到了我皮肤上那不寻常的温度。

“你的手……好凉。”

她轻声道,语气中没有惊讶,反而带着一丝探究的意味。

我不动声色地将手抽回,目光依旧停留在屏幕上,用尽可能平淡的语气回答她:“我提醒过你,芙赛里。我的身体和普通人不一样,我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活人。”

我试图用这种直白的警告,筑起一道理性的防线,提醒她也提醒自己,我们之间横亘着生与死的鸿沟。

然而,芙赛里的反应却出乎我的意料。

她没有流露出恐惧或厌恶,只是静静地看了我几秒钟,然後我看到,一种近乎怜惜的情绪从她眼中弥漫开来。

“我知道,”她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麽,“我只是想到你曾经经历的那些……”

她没有说下去,但那种心疼与理解,像暖流般渗透过来,奇异地柔和了我体内的冰凉。

此後,她似乎对我皮肤“温凉”的触感産生了某种依恋,偶尔会在我专注工作时,假装不经意地用手指掠过我的手臂或发梢,仿佛在确认这种独特质感的存在,也像是在无声地传递一种安慰。

我对此保持沉默,既未拒绝,也未回应。

情感的纠葛于我而言,是比网络追踪更复杂丶更危险的领域。

我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格雷森家族及其背後网络的深入挖掘中,通过追踪哈罗德叔叔隐秘的银行转账记录,加密通讯的元数据以及一些被刻意抹去的物流信息,一个庞大而丑陋的利益网络逐渐在我面前显形。

这张网以“海岸线实验室”为核心节点,向上延伸,牵扯出数位在政界丶司法界拥有不小影响力的官员,向下扩散,则控制了数个非法人体贩运团夥丶负责“处理”无人认领尸体的殡葬公司,甚至包括几家看似合法的医疗废物处理企业。

他们像一群寄生在社会阴影下的鬣狗,通过精心设计的链条,将活人的绝望和死人的剩馀价值,转化为流向海外的巨额黑金。

而我的叔叔哈罗德,不仅是这个链条的资金洗白渠道之一,更可能是最初的发起人或重要合夥人。

他利用监护我的便利,很可能早就在用类似手段处理一些“不便曝光”的“麻烦”,我的“遗産”和我的“死亡”,只是他衆多肮脏交易中比较典型的一桩。

这些发现,让我内心的冰冷怒火燃烧得更加炽烈。

但我清楚,直接的法律指控在这种盘根错节的势力面前苍白无力,他们有一万种方法让证据消失丶让证人闭嘴。

我需要一种更巧妙,更能引发公衆关注和系统内部震荡的方式解决问题。

我与芙赛里商议後,决定“打草惊蛇”“釜底抽薪”相结合,芙赛里利用她掌握的,关于“海岸线实验室”非法获取遗体来源的确凿证据,通过一个与多个国际调查记者组织关联的加密信息发布平台,匿名发布了一份附带部分模糊化处理但关键信息可辨的分析报告。

报告并未直接点名所有涉案高官,而是将矛头直指实验室与几家殡葬公司之间“异常便捷”且“监管缺失”的遗体输送流程,并尖锐质疑其背後可能存在的系统性腐败。

这份报告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瞬间在特定圈子内引发了轩然大波。

虽然主流媒体因压力未能立刻广泛报道,但在学术界丶医疗伦理界和嗅觉敏锐的独立媒体人中,质疑和声讨的声音迅速发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