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都被周明的言吸引,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时,李瑶瑶的好奇心,或者说某种莫名的牵引力,让她再次将视线投向了窗边的徐亦。
这一看,却让她微微一愣。
徐亦不知何时已经转回了头,目光平静地落在正在慷慨陈词的周明身上。与周围同学或惊奇、或思索、或佩服的表情不同,徐亦的脸上……
带着一丝清晰可辨的笑意。
那不是嘲讽的冷笑,也不是觉得有趣的嬉笑,而是一种……
类似于看到某个精心设计的误会终于按预期展开时,那种带着了然、甚至一丝极淡的玩味的微笑。
他此刻没有戴帽子,整张脸暴露在光线下,那嘴角弯起的弧度格外明显,与他平时那副对什么都漠不关心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瑶瑶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
为什么?
难道周明说的有什么问题吗?可明明听起来很有道理啊……
还没等她想明白,讲台上的陆教授轻轻咳嗽了一声,打断了周明的言。
“周明同学,”陆教授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性。
“你的想法很大胆,也很有探索精神,值得鼓励。一开始听你提出要从自然模仿的角度切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思考方向。”
周明脸上刚露出一丝得意,陆教授的话锋却微微一转。
”但是,当你将具体的乐音,比如低音编钟的节奏强行对应到雷声,将磬声的密集对应到雨滴时。”
“你的论证就走向了主观臆测的歧路,偏离了学术研究的严谨轨道。”
陆教授的目光扫过全班,既是在指点周明,也是在教导所有学生:“我们研究古代音乐,尤其是宫廷雅乐,必须将其放回它产生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
“礼乐制度的核心是秩序与规范,是维护等级和彰显威仪的工具。”
“在那个语境下,音乐的要功能是象德、明礼,而非写实性的模仿自然。”
“你引用的那些野史杂闻,其可信度本身就需要严格考证,更不足以支撑如此具体的音画对应关系。”
“这种脱离语境的过度解读,听起来新奇,实则是对古乐本质的误解。”
陆教授的话语清晰而有力,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教室里因周明言而燃起的新奇火焰。
周明也似乎明悟了什么,给陈教授鞠了个躬之后坐了下来。
李瑶瑶也彻底明白了过来,不禁为自己刚才一瞬间的动摇感到一丝惭愧。
果然是学艺不精,轻易就被看似新颖的观点带偏了。
而几乎是下意识的,她的目光第三次,不受控制地飘向了那个窗边的身影。
这一次,她看得更加清楚。
徐亦嘴角的那抹笑意,不仅没有因为周明被批评而收敛,反而加深了些许。
那笑容里依旧没有恶意,更象是一种……
“果然如此”的确认。
而且,在陆教授进行点评和纠正的过程中,她清晰地看到,徐亦随着教授那些切中要害的分析,微微颔,频率不高,动作幅度也很小,但那姿态……
分明是自内心的认可与赞同!
那不是学生听懂了老师讲解的点头,那更象是一种……
居于同等高度,甚至略带审视意味的、对精辟见解的嘉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