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作者玉局瞻鹤 > 160168(第7页)

160168(第7页)

苏遇睨了圆娘一眼,伸出食指点了点自己的脸颊。

圆娘见状,疑惑道:“没有,脸上没有溅上墨点子,干净的很。”

苏遇幽幽道:“没有墨点子,可也没有人亲一口,这该如何是好?”

圆娘大窘,这么关键要紧的时候,这人怎么还没个正形?!她一把捉住旁边路

过的御猫,将狸奴怼道他脸上道:“好了,这下你再也不是没猫要的野人了。”

苏遇一把接过御猫,将它平稳的放在假山上,然后低头猝不及防的亲了圆娘一下,笑容灿若朝霞,道:“我也不是没有娘子的野人了。”

可恶!他居然有样学样!

第165章

第一场书法,苏遇全胜!

第二场出题的主动权来到了大宋这边,苏轼道:“恰逢官家寿宴,不如以赋得‘试酿西江水为寿’为题,各作三首《清平乐》为官家贺寿,之后需匿名编号送入教坊司供歌姬选用,谁的作品被传唱的次数最多谁胜出。”

王安石捋须道:“也好,很有旗亭画壁之雅。”

这次不是宋辽两边的大臣做评审官了,却又意外的公平了不少,毕竟匿名之下知道谁是谁?

耶律平张了张嘴,最终也没想出什么话来反驳,此事就这样定下了。

诗词歌赋对于读书人来说是信手拈来之事,毫无难度,苏遇与耶律津又俱是才思敏捷之辈,几乎是略一沉吟辄笔而就。

内侍官们煞有介事,按照殿试的流程,给卷子弥封了,甚至执笔太监用相同的字迹将六首清平乐各自誊抄了一份,又换了个不知情的太监将其捧到教坊司,给正在排演的乐人们过目传唱。

乐人们不知前因后果,还以为是席间各位大人们词瘾犯了呢,纷纷凑上前来,想抢得一首唱熟去前面演唱领赏,仔细一看才六首。

乐人们纷纷抱怨道:“公公,这也不够分的呀,怎地才六首?大好的日子,我们姐妹们挣破头可就不好了。”要知道,平时这些相公们写诗多则上百首少则也有七八十首的,六首就送过来,教坊司这边是真的会因为抢不到诗词而打架的。

内侍官笑道:“无妨的,每个人都有演唱机会,自己喜欢哪首就唱哪首吧,今日是同天节,待演出之后通通有赏。”

红香绿玉叽叽喳喳的扑过去,内侍官又道:“每人只得唱一首,选吧。”

却说宴席上,苏遇和耶律津填完词后搁笔归作,众人案上的佳肴又新换了一拨,酒博士将贵人们的银樽玉杯里斟满美酒。

小饕餮急得上蹿下跳,抓耳挠腮,恨不得立即知道结果,它问圆娘道:“你说苏遇会胜出吗?按说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法,唐朝时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他们就这么玩过,若说这群歌姬们水平不高,看不懂复杂词汇典故也不尽其然,教坊司里收容的都是罪臣女眷,这些可都是饱读诗书之人,既唱得了下里巴人,也唱得了阳春白雪,难猜,太难猜了。”

它理了理自己爪子上的鳞片继续说道:“而且,苏遇平日里也不大作诗作词的。”

圆娘轻轻抿了一小口桑葚酒,说道:“谁跟你说他平时不作诗不作词了?他写的折子戏不是挺畅销的吗?我的云水间指着他的戏本过活呢。”

说着,她情不自禁的朝苏遇的方向看了一眼,正见苏遇朝她微笑,并晃了晃手中的银杯一饮而尽。

圆娘也跟着举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却见章援在一旁冲她比划,苏遇的杯子本来就是空的,他在隔空假喝还诓圆娘喝了满满一杯酒。

圆娘:“……”等宴会结束的!她不找他算账,她就不姓林。

苏遇遥遥见圆娘柳眉倒竖,气成一只小青蛙,有点好笑,他拎起旁边的酒壶给自己斟了一杯酒,在圆娘的注视下一饮而尽,这才了结了这段公案。

二人正隔空玩笑着,内侍官忽然引了教坊司的人来唱曲,小饕餮挠耳挠腮道:“这……哪个是苏遇的作品?”

圆娘道:“这只有苏遇和耶律津知道了。”

一旁的内侍官悄悄地画正字记次数,一个时辰后,教坊司的歌姬俱都演唱完毕,官家赏了人,便命人揭晓答案。

六首《清平乐》,分别记作甲、乙、丙丁、戊、己,其中丙被唱的次数最多,有十五人,其次是己有十人,其余三四人不等。

由官家亲自揭开弥封,六首《清平乐》原迹明晃晃的摆在世人面前,丙是苏遇作的,己是耶律津作的,三首叠加,苏遇的词被传唱了二十二次,耶律津的词被传唱了十八次,这次比试又是苏遇胜。

耶律津看向苏遇的目光愈发深沉了,他比苏遇虚长几岁,平心而论,苏遇的词是写的还可以,他是服气的,只是面子抹不开,因此涨红了脸,暗生闷气。

连着被压了两局,耶律津心里暗中焦灼,耶律平说了两句场面话,将耶律津叫下去,二人走到僻静的角落,耶律平道:“别比了,你不是苏遇的对手。”

耶律津脸色愈发难看,梗着脖子问道:“这才两局兄长就失了信心吗?”

耶律平面色凝重道:“你莫要忘了我们此行的目的,不是和宋臣一较高下,而是志在真定府,只有将真定府拿到手,大辽才有我们兄弟的位置。”

他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继续道:“如今你能赢苏遇的几率十分渺茫,我们不大可能赢来真定府了,只能靠诈上一诈了。”

耶律津眸光明明灭灭,沉默良久,方才启口问道:“怎么诈?”

耶律平凑在他耳边低语几句,耶律津越听脸色越和缓,他不禁朝圆娘的方向多看了两眼,这才点点头:“我可以一试,但要我主动认输是不可能的!”

耶律平见他态度松动,也没有狠逼,只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兄弟二人悄无声息的回到席上,等待苏轼出第三题,第三题是乐题,苏轼手中拿着一卷乐谱残卷道:“大中祥符八年,荣王宫走水殃及宫室两千余间,数万本典籍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包括这本古乐谱,此本记录的是周廷雅乐,最后两页被烧掉了,限尔等在一个时辰内将其修复,可以运用任何手段,当然也包括向他人讨教。”

耶律津脸色晦暗不明,闻言抬眸问道:“苏学士口中的可以向他人讨教,包括宫中乐师吗?”

“当然。”苏轼颔首道。

“不知贵国是否有完本,不然怎么知道谁修复的最为妥当?”耶律平道。

“并无完本。”苏轼道。

官家轻咳一声,接过话茬儿来说道:“宫中有奏古琴的老乐师曾听她的师父奏过此曲,不过她的师父作古多年,后人也无从问起。苏遇和耶律津修好曲谱之后可以命宫人直接演奏,哪个更接近她听过的原曲,谁便胜出,当然了,她也不会知道乐谱是谁修复的,也无需指导你们两个,以示公平。”

苏遇和耶律津拿到乐谱残本拓本后,看了又看,二人不约而同的对视一眼,圆娘命人搬来自己的彩凤鸣岐给苏遇助力,耶律津亦问宫人要了一把古琴,二人试着弹奏乐谱的前半部分,感受乐谱的整体基调。

其实修复乐谱是个精细活儿,一个时辰根本不够用,只是受限于寿宴时长,只得这样安排,那对于修复乐谱来说,最看中的就是完整框架了。

圆娘问小饕餮道:“你的资料库里有全谱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