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明暗的基本原则 > 第58章 尘封之羽(第1页)

第58章 尘封之羽(第1页)

“夜莺案”三个字,像一枚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会议室内激荡起无声的涟漪。年轻队员们面面相觑,对这个代号感到陌生,而几位资历较深的,脸色则瞬间变得凝重。

余年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迅下达了指令:“老周,最高权限,调取‘夜莺案’全部电子档案,包括当年未公开的侦查笔记和物证清单。林晓,你负责梳理案卷中所有涉及的人员、企业网络,与我们现在掌握的徐文渊及长风集团的关系网进行交叉比对。”

他转向通讯器:“苏晴,你需要什么权限和支持,直接提。”

“我需要接触当年的物理档案和部分未被数字化的证物原件,”苏晴回答得很快,“尤其是那些被认为‘无关’或‘存疑’而被边缘化的材料。我马上去档案局。”

会议结束,团队如同精密的齿轮再次高运转起来。压抑的挫败感被一种面对更庞大谜团时的专注与兴奋所取代。

余年的办公室内,窗帘紧闭,只有三块屏幕亮着微光。一块是“夜莺案”的老旧卷宗扫描件,文字带着时代特有的排版印记;一块是当前徐文渊及长风集团的复杂关系图谱;第三块,则实时显示着老周和林晓的比对进度。

“夜莺案”,十年前。一桩围绕新兴科技公司“天工科技”的商业窃密、欺诈及关键证人离奇死亡案件的总称。案件因证据链断裂、主要嫌疑人潜逃海外而悬置,代号“夜莺”的举报人亦不知所踪,成为悬案。

余年的目光快扫过泛黄电子文档上的文字:

“……核心技术资料于公司服务器及备份硬盘中同时消失,物理安全系统日志无异常访问记录……”

“……财务总监赵明义驾车坠崖,初步认定为意外,但其家属坚称收到过威胁信……”

“……关键举报人‘夜莺’身份未能核实,其提供线索真伪莫辨……”

十年前的手段,与今日徐文渊和“先生”的作风,何其相似——精准、隐蔽、善于利用系统漏洞、关键人物要么消失要么闭口。

“现交叉点!”林晓的声音从内部通讯传来,带着一丝现猎物的兴奋,“余老师,‘夜莺案’中,为天工科技提供核心专利技术评估的第三方机构,是‘精准度量咨询’,而这家机构的创始人之一,名叫李维。”

余年眼神一凝。李维,这个名字,在长风集团的早期融资报告中,作为隐秘的财务顾问出现过。

“继续。”

“还有,”老周接话,他的屏幕上数据流奔腾,“我比对了加密药剂的微量成分光谱,与‘夜莺案’封存档里一份标注为‘来源不明’的纸张残留物,匹配度过。可以确定,是同源产物。”

线索开始像磁石下的铁屑,朝着同一个方向聚集。

这时,余年的私人加密线路响起,是苏晴。她的声音压得很低,背景是档案库特有的、带着尘埃味的寂静。

“余年,我找到了当年负责‘夜莺案’物证鉴定的一位老法医,他已经退休多年。我刚刚拜访了他。”

“他怎么说?”

“他记得那个药剂。他说,当年他就提出过,这种药剂的配方非常罕见,需要一种特殊的、当时国内几乎不生产的稳定剂。他怀疑过来源,但上面……以‘避免侦查方向被误导’为由,没有深入追查。”

“上面?”

“对,当时的专案组副组长,”苏晴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名叫陈志安。”

陈志安——这个名字,如今已是政法系统内位高权重的人物之一。

空气仿佛瞬间变得更加粘稠。如果十年前压下调查方向的人,如今已是系统内的要员,那么“先生”的能量,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盘根错节,渗透得更深。

十年。并非时间的简单流逝,而是一场跨越十年的精心编织。徐文渊,或许只是这个巨大网络在新时代延展出的一个触角。

余年靠在椅背上,屏幕的冷光映着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与之俱来的,是一种更强烈的、要将这弥漫了十年的迷雾彻底撕开的决心。

他拿起桌上那块月饼纸板,边缘干涸的豆沙印记,此刻看去,更像一个陈旧的血指印,一个来自十年前亡魂的无声控诉。

“老周,”他开口,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异常清晰,“重点查两个人:李维,和陈志安。我要知道他们过去十年所有的公开和……不公开的轨迹。”

狩猎的目标,已经不再仅仅是徐文渊。阴影中的巨兽,终于显露了它模糊而庞大的轮廓。

喜欢明暗法则请大家收藏:dududu明暗法则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