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琮似没想到她会这麽快过来,整了整神情,将手上那摞书放到旁边案上:“嗯,可是要来书房读书?”
楚泠开口,声音清浅:“不是,我想去院外走走。”
“就在府中。”
萧琮轻轻蹙了下眉,几不可察,但还是答应了:“好。天热,不要走太远。”
又吩咐了茉药好好照顾着。
楚泠应了一声,刚走,萧琮的视线才重新看向旁边那一摞书。
除了地理记事,还有山海经注丶乃至西南的人文传说。
无一例外的是,里头有关百越的章节,多多少少都被三年前丶刚从百越回来的他留下了记号。
大多数是“泠”这个字。彰显他当时有多为她着迷,被始乱终弃的样子又多麽像一条丧家之犬。
萧琮垂下眸,目光深沉,盯着那摞书,打算一把火付之一炬最好。
楚泠那边并未察觉什麽,只认为萧琮在找什麽资料,故而多翻了几本书。
毕竟他这个人平日出行宫中,梁国的重大决策都需要以他的判断为基准,想必博古通今,触类旁通。
“姑娘要去哪儿?”茉药见她刚刚离开正院,没有什麽犹豫便往西去,忍不住问道。
她还以为姑娘会想去荷花池边看看景。
“我想去见下明大夫。”楚泠在茉药面前也不隐瞒,“小明大夫。”
随後,便将当日明佩修的赠礼同茉药说了。茉药听了微讶:“中和楼的米糕?”
楚泠点头:“是,中和楼是很出名的酒楼麽?他倒是说不难排。”
茉药想,中和楼啊,那可是达官贵胄宴请的地方,也面向百姓,价格自然是贵的,可是一旦有新品,队能排到下一条街。
她不知道小明大夫怎麽想的,反正若是她自己,好不容易买到了中和楼的米糕,那肯定不舍得赠人。
不过再看看楚姑娘的面容,茉药心里也不确定了。
有的人就是好看到,让你心甘情愿将辛苦买到的东西献给她,看见她的笑容,比自己享用了还高兴。
楚泠在茉药面前话多些,朱红虽然已经被赶出府,但她对朱红口中那座山倒是很感兴趣,又问了茉药不少的问题。
茉药也竭尽所能地回答,两人的关系越发近,比起主仆,更类似于朋友。
很快便到了明大夫居住的地方,正巧,今日明晋昊外出和同行交流,院中只有明佩修在。
看见楚泠,明佩修转过身来,面容和煦:“多日未见姑娘,姑娘气色看着比那日好些了。”
楚泠发现,他似乎喜欢穿白衣。
他也很适合,本身就长得很温柔清俊,翩翩公子似的,配上这身白衣,更是愈发出尘。
“还要感谢你那日的米糕。”楚泠笑道,“否则,恐怕那时状态还要更差些。”
“举手之劳罢了,不必言谢。”明佩修道,“这些日子,太傅很体恤姑娘,我也放心了。”
“不过,我倒还有一物,可以赠与姑娘。”明佩修说着,修长的手指从旁边拈起一味药材来,然後看了茉药一眼。
茉药会意,自觉地站远些。
在深宅大院多年,茉药当然懂得,不要有多馀的好奇心。
“这是何物?”楚泠看着他飞快捡了几味药材,可见技术纯熟。
“是上回,”明佩修轻描淡写,“姑娘向我父亲求的药。”
楚泠愕然,擡头看明佩修的眼睛。
他将手中的药囊给了她,眸中有歉意:“还望姑娘见谅,我跟从父亲学医,也会相互讨论案情。所以姑娘的情况,我基本也知晓。”
楚泠想,难怪她总有一种虽和明佩修没打过几回照面,但对方却对她熟悉得很的感觉。
“小明大夫说的什麽话。”楚泠将那药囊双手接过,“我在大夫面前,只是患者,无关男女。只是你给了我这药,是否对你会有隐患?”
明佩修摇摇头,又道:“这药很常见。姑娘叫我名字就好。”
“我的名字出自古籍。”明佩修正欲开口说话,便见面前的女子脱口而出:“长馀佩之陆离?”
明佩修有些愕然,片刻後笑了,目光中满是欣赏:“姑娘来自百越,竟然也知晓这个。”
这首长诗是楚泠的母亲教给她的。这麽多年没有用过,她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忘了,没想到还能快速想起。
“谢谢你,佩修。”楚泠真心实意地道谢,“你的名字很好听。”
明佩修:“你的也是。”
楚泠听明佩修讲了这避子药的用法,很简单,一日一次服用即可,还可放入补药中一起熬煮,效用不会打折扣,而且还算隐蔽。
明佩修也提醒她,这药既需要熬,免不了身边的婢子会发现,可先想好是坦诚相告,还是找些什麽理由。
楚泠思索了片刻,谨慎地点了点头。
回去的路上,茉药扶着楚泠,一句话也没多问。
这一点上,她非常成熟得体,比朱红要懂分寸更多。
只是楚泠还是不愿意瞒着她,毕竟药物每日都会经她的手,于是就在回正院的时候,她停下了脚步,将这药的功效告诉了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