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汴京食记明月 > 第66章 去祭扫 春卷包酱肉丶胡萝卜丶炒蛋丶香(第1页)

第66章 去祭扫 春卷包酱肉丶胡萝卜丶炒蛋丶香(第1页)

第66章去祭扫春卷包酱肉丶胡萝卜丶炒蛋丶香……

春卷可炸丶可蒸,不过炸的油腻,蒸的倒是鲜甜,更适合在清明时节食用,若是窗外飘着细雨,再品一盏茶,那就更享受了。

过去在汉代,粮食多为粟丶黍,筋道较少,等到了宋代,作麦粉法丶作米粉法成为主流,这样做的面粉筋道也会较多。

而做春卷皮的面粉,就需要筋道高些,这是为了增加面皮的韧性,包馅料时才不破皮。

陆萱往竈头塞了几根干柴,生了不少烟,锅里的水很快便冒着小气泡。

水声渐起,火灭。

陆琼取一碗面粉,倒开水,扮成絮状,馀下的面粉用盐丶清水调匀,混合成光滑的面团,分成小剂子,刷上油,还得醒上半个时辰。

待竈房里静下来,便又听见屋檐下有滴答声,她出去看一眼,方才搬出去的小水缸也蓄了不少水。

面醒完,压扁,刷上一层油酥,最後撂在一起,一并擀成薄皮,随後放锅里蒸,熟了,春卷皮便也做好。

香菇丶胡萝卜丶菘菜丶鸡蛋也依次炒好,分开盛在碗中。

陆萱觉得馅料太少了,便求着陆琼:“阿姐,我想多吃些肉!不然下午会很快饿,还没找到爹娘的墓,我就得晕在山上了。”

打量一眼她的体型,陆琼也煞有其事点头:“若是你晕在路上……”

本以为阿姐同意了,陆萱正要笑,下一刻便听她憋不住笑:“那你还是少吃些,不然我还搬不动你你了!”

陆萱听完气得不行,扭头不理人,一边还用馀光观察陆琼。

最後她们还是切了一小块猪肉,切成肉丝,炒成酱肉,鲜嫩多汁,染上酱色也格外有食欲。

陆萱这才满足,不过她不爱吃香菇。往往是抓一片春卷皮,就包满酱肉丶胡萝卜丶炒蛋,卷起来,再蘸调料,一口便塞满,腮帮子也跟着鼓鼓的。

陆琼沏了茶,还放了茶肆做的干梨花,浮在茶面做点缀,也给陆萱倒一杯,笑着抹掉她嘴角的酱汁:“你吃这般急做什麽?没人跟你抢。”

在汴京时,她也非要跟魏盼争,连不喜欢的菜都要夹来尝尝,也会吃得急,现在两人分开了,这点却没变。

陆萱嘴里的春卷还没咽下去,含糊不清:“唔……好次!”

“吃完先喝茶缓缓!”陆琼怕她给噎到了,总喜欢嘴里吃东西时说话,说了也不改。

梨花香和茶的涩味皆散开,陆萱饮下一口,咂一咂嘴,涩味淡去便回甘,还有点好喝,就伸手再倒了一盏茶。

下午一直有雨,等雨小了,她们才戴上斗笠,披上蓑衣,背着竹筐上山去。

路上不好走,两人都拿了一根木棍撑在地上,留下一个个小坑。

原身爹娘的墓地就在这小山坡中,沿着小山道往上走,便能看到一个分叉口。她们往右迈入草丛里,走一段路就见到李子树,树上李子有些青涩,还带着透亮的水珠。

陆萱踮起脚,拽下树叶,摘一个李子,谁知树上的水滴便全都抖下来,二人身上皆湿了。

面对陆琼的凝视,她选择主动认错,撒娇一笑:“阿姐……我是瞧这李子新鲜,便忍不住摘一个……”

陆琼摇头,叹气後转身,真是拿她没办法,今日也不能跟人置气,还有要事做。

李子很酸,陆萱咬下一口,便被酸到牙打颤,馀下的就被她扔到地上,滚到杂草堆里。

两个墓碑挨得很近,定是有人提前来过,周边的杂草都被清走,还留下未烧尽的香烛,一碗酒。

陆萱轻声道:“说不准是周叔来过。”

也可能是程娘,陆琼在心底道。

她重新点上香,可很快便被细雨淋灭,升起一缕淡淡的青烟,只能作罢。

摆上糕点丶果盘,重新倒上酒,对着墓碑跪拜,旁边的陆萱也跟着做一遍。

若是以往,陆萱刚到就会哭得喘不上气,现在长大了,倒也会藏住心事。

离这不远处还有一块墓地,墓碑没有刻字,引起陆萱疑惑,问过那是谁的墓。

每年清明,陆琼都会带着陆萱去扫墓,见陆萱不解,便笑道:“这太偏了,她的家人说不准找不到了,我们这样也算是做好事。”

陆萱也就不再问了。

下山时,雨虽停了,可路上泥泞不好走,稍不留神便会滑倒,她们便互相搀扶着走,最後鞋底也沾了不少泥。

回家需路过田地,陆琼隔老远便听到周二娘的嗓门:“那人真是不怀好心!”

旁边的妇人压着嗓音:“我见别的村子有不少人应下这事,我们要不……”

周二娘撑着锄头,抻长脖子,架势不小:“我们祖祖辈辈皆是种谷子的,怎麽能换种棉?再说你有听谁种成了,别到时候收不到粮,还交不上税!”

妇人没再说话,可她心里还是觉得这事能成,一辈子种地能有什麽出路,可棉能做衣裳,也能换钱,说不准比种粮好。

不过这话也只能藏在心底,说出去可是遭人骂!

等陆琼走近时,周二娘她们便散了,也问不出有用的话来。

她倒是好奇,是谁有这股傻劲去劝人别种粮,这不得被农家人拿锄头追着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