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历经o年的传承,到了元庆帝后期,大月朝国力已然腐朽不堪,衰败之势尽显。
直至万成帝登基,重用陈维政推行变法,国力这才稍有起色。
但整个国家的经济,也不过才刚刚复苏,根基尚浅。
没承想,蜀王的封地竟如此繁华昌盛,这让宋扬对这位蜀王不禁刮目相看,心底悄然涌起一股全新的认识。
马车在曲折蜿蜒的道路上七拐八拐之后,缓缓驶入一条极为宽广、由青石铺就的大道。
紧接着,一座气势恢宏、尽显威严的府邸赫然出现在眼前。
马车在府门前稳稳停下,宋扬抬眼望去,瞧见有几个人正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口。
待陈维政从马车上下来,其中一人立刻满脸堆笑,热情洋溢地朝着陈维政拱手行礼,言辞间满是熟络。
王府门口。
“陈大人,许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蜀王朱建昌恭敬道。
“请问王爷将陈某掳来,所为何事?”
陈维政面沉如水道。
蜀王连忙摆手,赔笑道。
“陈大人这可就误会了,听闻令堂大人身体抱恙,本王已差遣神医杜景赶赴江陵府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哦?”
陈维政微微一怔,脸上露出一丝讶然之色,显然没料到会有此等缘由。
他面色稍稍缓和,带着几分感激,朝着蜀王所在的方向拱手致谢。
随后,几人一同走进了府门。
很快时间到了夜晚。
华灯初上,夜色仿若一泓静谧的秋水,轻柔地流淌。
街头巷尾,处处张灯结彩,五彩斑斓的花灯将整个夜晚装点得格外绚丽。
夜市喧嚣热闹,正式开启。
杂耍艺人各显神通,精彩绝伦的表演引得阵阵喝彩。
戏曲班子咿咿呀呀,婉转悠扬的唱腔在空中回荡。
小吃摊琳琅满目,各类美食散着诱人的香气。
一家人手牵着手,其乐融融地出游,孩子兴高采烈地手持糖人,嬉笑玩耍,银铃般的笑声洒落一地;父母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宠溺与温情,温馨之感流淌在这烟火人间。
文人雅士们相聚于幽静的庭院,轻抚琴弦,弹奏出悠扬悦耳的曲子,知音们围坐一团,沉浸在这片刻的文艺雅趣之中,在尘世纷扰中觅得了一方精神净土,脱而悠然。
宋扬随着身旁的游客,漫步于人流如织的街头。
虽然带着任务前来。
但是,他知道陈维政并没有什么危险,于是决定还是要先逛逛这繁华的泾河县。
想来,就是此刻的京城,也不过如此。
同时,心中暗自比较,这里的繁华程度,远非江陵府所能企及。
宋扬在脑海里苦苦搜寻着有关蜀王的一切记忆,可翻来覆去,却愣是找不到丝毫有用的讯息。
看样子,蜀王是一个隐藏在迷雾之后的神秘人。
不过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
蜀王在治理自己封地这一方面,确实有独到的手段和方略。
而且,依照大月朝的规制,所有王爷的封地,施行的制度与政策皆与朝廷不同。
只要按照朝廷定下的规矩,征收足额的税额,皇家便不得随意插手干预。
宋扬心中不禁思量,倘若这位蜀王登上皇位,成为大月朝的主宰。
说不定这国家的衰败还能推迟好些年。
如此想着,宋扬心里不禁为陈维政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