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修好了,接下来修学堂,上面说了这学堂你们和娃娃都要去,拿出修路的劲儿把它修好。”
张老大听不懂,什么叫他要去,不过无所谓,他只知道他又能一天三顿饭,还有银两可以赚。
张老大脸上露出憨笑。
*
要想富先修路,这话意思要想富起来就得先修路,但是修路花银子也多。
这路也不是就他在用,所以赵章制定了一个公路费,就跟现代上高速一样,过一个路段就要扣费。
人步行不用,车马在上面,尤其是大宗货物这个肯定要给钱的。
收的也不多,把本钱和养护钱赚出来就行了。
车马往来不颠死人了,大宗货物运送节省了时间,前者有车马之人肯定更在意舒适度,所以加点钱也没什么,后者就更不在意了,节省下的时间可以多做点买卖。
刚开始他们心里有意见,但是敢怒不敢言,发觉好处后就没有一个说不好的了。
孙福贵和钱万两就是受益者,他们挣了银子便约好了在食味楼一起吃一顿,伙计还没上菜,两人便聊了起来。
“建学堂教化万民,笑话,一群无知小民,如何能教化,也是异想天开。”
“说好听一点是武林中人,不好听一点也不过是一介武夫,草莽,他哪懂读书艰难。”
“有这银子不如修缮县学,好叫我们能安心读书。”
……
孙富贵和钱万两早已安静下来,将隔壁的谈话听了个一清二楚。
两人都是商人,属于比较精明那一类,听这话就知道他们说的是谁。
那位才给他们修了路,还当就这样便罢了,没想到还修了学堂。
虽然他们享受了水泥路的好处,但念书艰辛他们也是知道的。
毕竟他们认字就很苦恼,索性只要认得常用的,够看懂契书,不叫人坑了。
这让农民识字,他们一生都用不了几回,不说教的费劲,就是教了一直不用也很快会忘记。
这又是何必呢?
他们不理解赵章的举措。
赵章不管别人理不理解,他要做的事没人能阻拦。
简体字进度喜人,学堂建好时间也能算出来。
赵章又给五人安排了编写启蒙教育书籍的活。
不过他刚安排下去季长渊又带着人来了,“主公这启蒙教育书籍便由我们来吧。”
流芳百世他们是认真的,不错过任何一个机会。
“你们的事情够多了。”赵章觉得不好太压榨,毕竟已经点灯夜战到亥时,这可是古代,已经很晚了。
季长渊坚定道:“吾等不怕艰辛。”
第一本简体字启蒙书,他们的名字都要写在上面,全天下百姓都读这本书,他们要为万民所知。
赵章也不好拒绝卷王们的请求,便答应了。
他看了几人,他早就摸清了他们擅长什么,顺便帮他们分派了编写科目。
说来律法也要改进一下,这科暂时放一下。
既然卷王们不怕辛苦,就按照他的意思修改编写律法。
赵章说的轻松,可要他们挠秃了头。
还好又一批人才主动跑过来了,之前他们还想在赵章面前争表现,如今……忙不过来真的忙不过来,有人能分担简直是太好了。
这人再多,学堂建好了教材也没编写好,准确来说有编出的被赵章打回去了。
启蒙书当然要主打一个简单易懂,让人学进去,哪能搞那么艰深。
所以学堂建好了后没开起来,张老大这些工人又被赵章安排去建厂房了。
仙鹤镇到这边还是有些距离,就算路好走了也不能这么浪费时间,何况一个厂子的产量已经满足不了需求。
所以厂房势必要建,建完厂房建福利房。
张老大他们活就没停下,他们硬是吃的身体结实不说,一直领工钱,都小有积蓄了。
张老大都想着等歇了就讨个媳妇,生俩娃娃,送到那学堂里去。
他就跟着虞王走,要不是虞王他哪有现在的日子。
话说回来,学堂没开起来,之前议论的此事的文人声音更大了,大意是赵章知道教化不了万民所以不敢开学堂。
赵章:?
我是不是太仁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