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就是本小品剧本的创作者陈景年。”
他只介绍了这一个身份。
至于其他。
想要了解的人自然会去了解。
他不必多说。
“单老师,魏红,赵老师,你们好。”陈景年在看到单照的时候,心里大惊,可还是没有表现出来。
面前的单照。
不就是那位称作过了山海关的
“你好,你好。”
单照、魏红、赵卫民异口同声。
魏红有些腼腆。
打完招呼后,并没有多说话。
接着。
单照开口便是说道:
“陈景年,我听说过你。我小闺女说你是她的偶像,我想着连老父亲都不是女儿的偶像,当时可觉得气人了,了解你之后,我觉得小闺女喜欢你不无道理。”
不愧是大师。
一番话既拉近了与陈景年的距离,又借机捧陈景年。
可谓滴水不漏。
“哪里哪里。”
“我是你女儿的偶像,您可是我的偶像。”
“您女儿得认你为偶像的偶像。”
陈景年道。
他这一番话也是相当完美。
单照一听便笑了。
“哈哈哈,你可太有意思了,我挺喜欢。”
“孔导说得对啊。”
“你还真是小品中那位苏格兰小伙的唯一人选,其他人可没你这幽默感。”
一边的赵卫民也笑道:“是啊,一般人还真没这种本事,将你这位小品之王逗乐。”
孔新见几人相见如此。
便言归正传:
“现在也算是小品《不差钱》的主创见面会了,你们四位呢,也先对一对台词看怎么演?”
“不用担心今天的彩排。”
“到时候演顺畅了,我单独带人给你们评审。”
此话意思很明显。
先试着演。
看效果。
大部分的椿晚的小品主创团队,很早就开始写剧本为上椿晚做准备了。
有的提前三个月。
有的提前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