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知罪,微臣这就命人将这些死鱼尽数拾起来,全部运往城外焚烧掩埋。”
见赵宥光头脑灵光,裴淮颔提点道:
“派人仔细盯着,切不可让百姓误食。”
“是,微臣明白。”赵宥光应声。
“赵卿。”裴淮转过身,放缓语气,细数赵宥光过往经历。
“咸通三十五年考取探花,先帝御赐进士及第,外放任青州通判。越四年,累迁至青州知府,率青州百姓筑塘疏浚。清操久著,政绩斐然。于今岁年初调任回京。”
裴淮直直望向赵宥光,沉声道:
“不必过分惶恐,好好办你的差事,朕自会看在眼里。”
赵宥光闻言,如遭雷击,怔怔地愣在原地。他久居青州,又不善逢迎,在调回京都后处处碰壁,屡屡受挫。
赵宥光原以为,自己不过是一粒无人问津的微尘,被推出来接过京兆尹这个烫手山芋。
却不曾想,皇帝竟对他过往经历了如指掌,甚至连他在青州任上的些许政绩都记得清清楚楚。
赵宥光双膝一软,猛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掷地有声:
“是!臣定当竭尽全力,替皇上分忧,为百姓解难!”
裴淮见状上前半步,虚扶起赵宥光,拍着他肩膀说道:
“朕相信你。”
第21章愁红惨绿
数日后,燕都的雨终于渐渐停了。
熹微晨光穿透薄雾,照在青蓝碧绿、略加金点的宫檐,琉璃瓦上仿佛裹了层亮晶晶的糖霜。
沈韫珠打算去太后宫中请安,便拣选了身孔雀蓝八达晕锦长衣,寻思着打扮端庄些应该会合太后的眼缘。
沈韫珠款款来到长信宫前,只见朱门敞开,庭院内正在洒扫。宫人们老老实实地低着头,各自做自己手中的活计。
不论外头如何水深火热,皇宫里的日子,总归是照常往复。明明是一墙之隔,却犹如隔着一道天堑。
“见过娴嫔娘娘。”
毓瑚瞧清来人,忙走下白玉石阶,亲自上前相迎。
“您今儿个可是来向太后请安的?”
毓瑚是太后身边的掌事姑姑,只见她面容敦善,髻梳得板板正正的,一根头丝儿也不肯乱。
“正是。”
沈韫珠同毓瑚寒暄了两句,柔声问道:
“太后娘娘可曾起身了?”
毓瑚点点头,却没有立马请沈韫珠进去的意思。沈韫珠秀眉微蹙,正欲细问,却听得殿内隐隐传出一阵压抑的哭泣声。
“太后娘娘,您可得替妾身做主啊!”
这声音娇柔可怜,听上去耳熟得紧。不是别人,正是有孕在身的令容华。
沈韫珠站在廊下静静听了一会,琢磨过味儿来。
“因着近日宫中那些流言?”
昨儿个宫中忽然流言四起,议论令容华腹中龙胎不祥,这才引得天降灾祸,连累百姓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