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烽烟的代称是什么 > 第4章 铁军新铸 旌旗漫卷大江畔(第3页)

第4章 铁军新铸 旌旗漫卷大江畔(第3页)

o师直属:侦察营营长钱小宝(中校)、突击营营长孙大力(中校)

集团军直属部队:

·装甲旅:旅长吴天昊(兼),下辖三个坦克营

·工兵旅:旅长孙明(上校),下辖三个工兵团

·通讯旅:旅长刘庆(上校),下辖三个通讯营

·后勤旅:旅长王承业(上校),下辖运输、医疗、补给三个团

·教导总队:总队长赵志远(兼),负责全军技术培训

当最后一个字念完,全场鸦雀无声。每个人都意识到,他们正在见证历史——这是抗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部队扩编,也是个完全美械装备的集团军。

"这阵容太豪华了。"林文斌喃喃自语,"可是,我们要去哪里找这么多合格的军官和士兵?"

"这就是接下来三个月要解决的问题。"林文澜收起委任状,目光扫过全场,"各部队主官立即就位,参照美军编制制定训练大纲。参谋长,启动淬火计划。"

所谓的"淬火计划",是林文澜与周志宏精心设计的整训方案。他们以原o军的五千老兵为骨干,将新补充的三万新兵打散重组。每个班保证有两名老兵,每个排有一名经验丰富的排长。同时,从各部队抽调有文化的士兵,组建了十二个专业教导队。

训练是残酷的。每天凌晨四点起床,直到夜幕降临。美式装备虽然精良,但操作复杂,对士兵素质要求极高。不少刚从农村征召来的新兵,连刻度表都看不懂,更不用说计算弹道了。

"不要急,一步一步来。"林文澜亲自到各个训练场巡视。在炮兵靶场,他手把手教新兵操作o毫米榴弹炮;在步兵阵地,他示范如何用巴祖卡火箭筒对付日军坦克。

这天傍晚,他来到特种作战师的训练场,正赶上夜间渗透演练。师长陈明远指着地图汇报:"我们模拟了宜昌城防,今晚要端掉日军指挥部。"

林文澜举起望远镜,看着特种兵们如鬼魅般穿越障碍,精准地清除"日军哨兵",满意地点点头:"记住,特种作战不只是勇猛,更要靠这个。"他指了指脑袋。

然而,困难接踵而至。尽管有蒋介石的手令,后勤补给仍然捉襟见肘。这天,军需处长王承业又带来坏消息:"军座,兵工署说,新到的五千支加兰德步枪要被调往缅甸战场。"

"什么?!"林文斌拍案而起,"这是我们扩编的基干武器!"

林文澜沉默片刻,突然问道:"我们在晋西拆卸的那些设备,到哪里了?"

"最核心的已经运抵泸州,但大部分还在路上。"

"立即在重庆设立兵工厂,就从修理损坏的美械开始。"林文澜做出大胆决定,"我们要学会自己造零件,甚至改进武器。"

与此同时,人事安排也出现波折。军政部空降了二十多名军官,要求安排重要职位。林文澜看着名单冷笑:"把这些人都安排到教导总队去,让他们好好学习新式战术。"

最让他意外的是,蒋介石特意派来了侍从室主任陈卓担任集团军政治部主任。这位深得蒋氏信任的浙江同乡,明为协助,实为监军。陈卓到任第一天,就提出要"加强政治教育,确保部队忠诚"。

"陈主任,我的部队现在最需要的是军事训练。"林文澜不卑不亢地回应,"政治教育可以放在晚上进行。"

陈卓皮笑肉不笑地说:"林总指挥,委座对这支集团军寄予厚望,可不能只重军事,不重思想啊。"

两人之间的暗流涌动,很快影响了整个指挥部。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陈卓在视察部队时,亲眼目睹了官兵们艰苦训练的场景。特别是在看到士兵们在泥泞中摸爬滚打,却仍然高呼杀敌口号时,这位政治军官的态度开始转变。

"文澜兄,"陈卓在某次会议上突然改口,"我算是明白委座为什么如此看重你了。这样的部队,确实值得倾注心血。"

两个原本立场不同的人,在强军报国的共同目标下,竟然找到了默契。陈卓利用自己在军政系统的人脉,为部队争取到了更多资源;而林文澜则专注于军事训练,两人配合日渐默契。

三个月后的校阅场上,焕然一新的第集团军整齐列队。美式钢盔在阳光下闪耀,新式装备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林文澜站在检阅台上,看着这支倾注心血的部队,心潮澎湃。

"将士们!"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全场,"有人说我们是在虚张声势,有人说美械部队中看不中用。今天,我要告诉你们,第集团军不仅要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更要成为收复河山的先锋!"

山呼海啸般的"誓死报国"声响彻云霄。

校阅结束后,周志宏送来急电:"日军第十一军主力向长沙方向移动,第九战区请求支援。"

林文澜与陈卓对视一眼,知道考验的时刻到了。

"回电:第集团军已完成整训,随时听候调遣!"

长江的波涛在脚下翻滚,林文澜极目远眺。他知道,更残酷的战斗即将开始,但他已经准备好,这支钢铁雄师也已经准备好。

(第四章完)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dududu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