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三国奉先什么意思 > 第58章(第2页)

第58章(第2页)

“掘雪为墙,聚马为屏。”高顺的命令简单而冷酷,“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营地里,而不是死在行军的路上。去找,任何一个可以挡住风的土坡、山坳,都行。”

陷阵营的士卒,再一次展现了他们恐怖的执行力。他们没有抱怨,没有迟疑,立刻分出数支斥候小队,向着不同的方向探查而去。剩下的人则自动地围成一圈,将高顺与昏迷的陈宫护在最中间,用自己的身体为他们抵挡着刺骨的寒风。

一个时辰后,斥候带回了消息。在西北方十里处有一座废弃的村庄。

当这支疲惫的军队深一脚浅一脚地踏入那座被大雪掩盖的村庄时,一股死寂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房屋多已倒塌,只剩下残垣断壁在风中呜咽。没有鸡鸣犬吠,更没有半分人烟。从一些屋中散落的破败家什来看,这里的人应该是在不久之前仓皇逃离的。或许是躲避袁术的苛捐杂税,或许是躲避不知何时会降临的战火。

这便是乱世的缩影。一将功成,万骨枯。而更多的,是连枯骨都未曾留下,便已消散于天地间的无名百姓。

高顺无暇感慨。他迅地分派了任务。一部分人清理出几间还算完好的房屋,作为伤员与陈宫的休息之所;一部分人拆毁那些早已无人居住的破屋,取来木料,生火取暖;剩下的人则在村庄的外围,利用残存的墙壁与积雪,构建起临时的防御工事,并设下明暗哨。

即使是在这样疲惫不堪的境地,这支军队依旧像一架精密的战争机器,有条不紊地运作着。

很快,几堆篝火在废弃的村庄中重新燃起了橙红色的光芒,驱散了些许寒意。士卒们围坐在火边,默默地啃着早已冻得像石块一样的干粮,用随身的兵刃刮下积雪,放在头盔里煮着热汤。没有人说话,只有火焰燃烧时出的噼啪声,和风雪刮过屋檐的呼啸声。

最里间的一座土屋里,高顺亲自照料着陈宫。他笨拙地用热布巾,擦拭着陈宫因高烧而泛起不正常潮红的脸。他从未做过这些事情。他的手习惯的是握剑,是杀人,是布冰冷的军令。可此刻,他却希望能从这双手里,传递出哪怕一丝暖意,留住怀中这个人的性命。

他心中第一次涌起了一股名为“无力”的感觉。在战场上,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他都从未有过这种感觉。他可以率领七百陷阵营,凿穿万人大军。但他却无法用手中的剑去对抗那正在吞噬陈宫生命的无形病魔。

他想起了这一路行来陈宫所做的一切。在寿春城下,是陈宫用三寸不烂之舌,说退了不可一世的关羽,为他们所有人换来了一条生路。而在此之前,在汝南,在固始,在合肥,他们所执行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陈宫与季桓两人共同制定的、那如同天罗地网般的计策。

高顺一向自负,他敬佩的人不多,吕布是其一,因为他有天下无双的武勇。而现在他现,自己对陈宫也产生了一种自内心的敬佩,甚至……是依赖。这种依赖让他感到陌生,也让他感到不安。他意识到,这支军队,不能没有吕布,更不能没有陈宫和季桓。武勇,只能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而智谋,却能决定一群人的生死存亡。

“水……水……”

昏迷中的陈宫出了微弱的呻吟。

高顺立刻拿起一旁温着的水囊,小心翼翼地凑到他的嘴边,喂他喝了几口。陈宫的嘴唇干裂,眉头紧锁,似乎在梦中也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了一声仿佛夜枭般的极轻鸣叫。

高顺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这是外围岗哨出的最高等级的警报——有敌骑靠近,人数不多,但度极快。

他轻轻地将陈宫放下,为他盖好披风,而后拿起长剑,没有出半点声响,闪身出了屋子。

屋外,原本围坐在篝火边的陷阵营士卒早已悄无声息地散开,各自隐入了房屋的阴影、倒塌的墙壁之后。篝火依旧在燃烧,将整个村庄映照得如同一个温暖的陷阱。

高顺伏在一处断墙之后,透过墙壁的豁口望向村外的雪原。风雪的间隙中,他看到了十数个黑点正在迅地放大。那是袁术军的游骑兵。想必是这废弃村庄中亮起的火光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将军,”张力悄无声息地移动到他身边,低声道,“是敌是友?”

“整个淮南,除了我们自己,皆是敌人。”高顺冷冷地说道,“他们有多少人?”

“约莫十五骑。看样子只是前来探查的斥候。”

“不能放走一个。”高顺的命令不带一丝感情,“更不能出大的声响。一旦让他们逃脱,引来大军,我等必死无葬身之地。”

张力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嗜血的光芒。“明白。交给属下。”

一场无声的狩猎就此展开。那十五名袁术军的骑兵,大概是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又见村中火光虽有,却无甚人声,只当是哪路逃难的流民在此歇脚,一个个都放松了警惕。他们催动着战马,骂骂咧咧地冲进了村口,想要抢些钱粮,再抓两个女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