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这个大佬画 > 第71章 院士驾到与水之道的初啼(第1页)

第71章 院士驾到与水之道的初啼(第1页)

考察的日子,终究还是在一片愁云惨淡(主要是林闲单方面)中到来了。

为了表示重视,也为了在最后关头维持一下岌岌可危的形象,林闲难得地换上了一身相对正式的休闲西装(没打领带,那是他的底线),站在公司门口迎接。王胖子和陈蕊一左一右,如同哼哈二将。王胖子紧张得不断整理他那条勒得有点紧的领带,陈蕊则依旧面无表情,但眼神比平时锐利了几分,如同扫描仪般检查着周围环境。

最引人注目的,是站在林闲侧后方的林小聪。他穿着一身崭新的、尺寸似乎依旧不太合身的藏蓝色西装,头梳得油光水滑,怀里紧紧抱着那本精装版的《上善若水》册子,脸上混合着朝圣般的虔诚和即将表诺贝尔奖演讲般的激动。

上午九点整,一辆黑色的公务轿车准时停在公司门口。李严率先下车,随后,一位穿着朴素中山装、头花白、戴着厚重黑框眼镜的老者,在一位年轻助理的陪同下,缓步走了下来。

正是吴守仁院士。

他身形清瘦,面容严肃,眼神透过镜片扫过来时,带着一种久经学术沉淀的锐利和审视,仿佛能穿透一切浮华,直抵本质。

林闲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光是这眼神,就让他感觉自己的“水之道”还没开始讲,就已经漏气了。

“吴老,欢迎欢迎!这位就是‘闲人科技’的创始人,林闲。”李严连忙上前介绍,语气带着明显的恭敬。

“吴院士,您好,久仰大名。”林闲上前一步,尽量让自己的笑容显得自然而不谄媚。

吴守仁微微颔,目光在林闲脸上停留了两秒,又扫过他身后的王胖子、陈蕊,最后在林小聪和他怀里那本格外显眼的册子上顿了顿,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但没说什么。

“林总年轻有为。”吴守仁的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打扰了。”

简单的寒暄后,众人进入公司大堂。

空荡荡的大堂中央,那曾经矗立金色雕像的地方,如今只摆放了几盆绿植,显得格外清爽(也格外没有“文化”)。林闲暗自松了口气,幸好提前把那灾星弄走了。

吴守仁的目光在大堂扫过,似乎在观察公司的环境和员工的精神面貌。他的视线在墙壁上一些抽象的艺术画作上停留片刻,未作评价。

按照预定流程,先是由林闲进行一个简短的公司整体介绍,然后参观研部门,最后是“企业文化交流”。

在会议室落座后,林闲硬着头皮,开始照本宣科地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业务范围和一些“拿得出手”的专利。他尽量避开那些容易引联想(比如赵公子)的部分,语气平淡,内容务实。

吴守仁听得非常专注,偶尔会提出一两个关键性问题,比如某项技术的具体原理、市场应用前景、研投入与产出比等。问题都很犀利,直指核心,让林闲额头微微见汗,幸好有陈蕊在一旁及时补充数据,才勉强应对过去。

王胖子在旁边紧张得直搓手,用口型对林闲说:“闲哥,稳住了!就当是论文答辩!”

林闲心里苦笑,这比论文答辩压力大太多了!答辩不过最多延毕,这要是搞砸了,可能直接“毕”业(公司倒闭)!

初步的技术和业务介绍环节,总算在有惊无险中度过。吴守仁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赞许,但至少没有流露出明显的不耐或否定。

林闲悄悄松了口气,感觉度过了第一道难关。

接下来是参观研部门。陈蕊带领众人参观了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和一些正在进行的技术deo展示。吴守仁看得很仔细,不时与身边的年轻助理低声交流几句,偶尔还会亲自操作一下设备,提出一些专业性的改进建议。

气氛似乎逐渐走向了正轨?林闲甚至开始产生一丝侥幸心理:也许,只要后面“企业文化”部分随便糊弄一下,强调一下公司的创新氛围和人性化管理,就能蒙混过关?

然而,该来的,终究躲不掉。

参观结束后,众人重新回到会议室,进行最后的“企业文化交流”环节。

李严适时地开口,将话题引向深入:“吴老,林总和他的团队,在企业管理和展理念上,也有一些非常……独特的思考。或许可以借此机会,交流一下?”

吴守仁的目光再次投向林闲,带着一丝探究:“哦?愿闻其详。”

来了!

终极考验来了!

林闲感觉自己的喉咙有些干。他看了一眼旁边早已跃跃欲试、眼睛都在光的林小聪,知道躲不过去了。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吴院士,关于企业的长远展,我们确实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这方面,主要由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战略顾问,林小聪部长,向您汇报。”

他将“皮球”踢给了林小聪。是死是活,就看这一锤子了!

林小聪如同听到了令枪,立刻站起身,捧着那本《上善若水》,如同捧着圣经般,走到了会议室前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先是对着吴守仁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用一种与他平时跳脱风格截然不同的、刻意放缓的、带着某种韵律感的语调开口了:

“尊敬的吴院士,李总,以及各位领导。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闲人科技’对于企业存在价值与展路径的一点……哲学思考。”

开场白还算正常。

林闲稍微放松了一点点。

“我们相信,一个伟大的企业,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更要有支撑其走得更远的灵魂与哲学。”林小聪翻开了册子,眼神变得深邃(自以为),“在漫长的东西方哲学探索中,我们最终在古老的东方智慧里,找到了与我们内心共鸣的答案——那便是,水之道。”

“水之道”三个字一出,吴守仁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他旁边的年轻助理也露出了些许好奇的神色。

林小聪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开始了他的表演:

“《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点亮了我们的迷思!现代商业社会,竞争激烈,尔虞我诈,大家争相成为最湍急、最汹涌的河流,试图冲垮一切对手。但这真的是唯一的路吗?这真的是可持续的吗?”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悲天悯人(?)的神情。

“我们‘闲人科技’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我们不追求成为那条最汹涌的河,我们选择成为——海!”

他用力地挥了一下手臂,强调这个字。

“海,纳百川,包容万物!我们不与溪流争锋,我们为万千溪流(指各类合作伙伴、创新ideas)提供汇聚的舞台!让它们在我们营造的这片生态之海中,自由游弋,自然生长,最终形成蓬勃的、多样化的、拥有强大生命力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便是我们‘利万物而不争’的核心战略!”

林闲紧张地看着吴守仁。老院士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有戏?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林小聪越讲越投入,开始进入他最“擅长”的部分:

“而支撑这片‘海’的,是我们的管理哲学——水无常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