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山闷头喝了两口酒,放下杯子,目光落在安静吃饭的丫头身上。
昏暗的煤油灯下,女儿的脸色很平静,甚至还带着一点……轻松。
“洪霞!”赵青山思索半天,张了口:“今天这事……你咋想的?跟爸说说,心里别憋着。”
赵洪霞放下筷子,抬起头,“爸,我没事儿。其实……我心里反倒踏实了。”
“踏实?”大儿子赵洪金语气中满是不解。
“嗯!”赵洪霞点点头,“上次去镇上,我跟红苗顺道去缫丝厂看过一眼。那车间里,又闷又热,嗡嗡嗡地震得人脑阔疼。”
“还有!”她想了想,继续说道:“女工们一排排站在那儿干活,跟关在笼子里一样……那样的日子,我过不来。”
她顿了顿,语气更坚定了些:“镇上人吧……看着光鲜,吃一把韭菜都得花钱买,算计来算计去的,皮薄(吝啬)得很!”
“我觉得……”她想了想,接着张口:“真要落到农村,各家也没几亩地,累能累到哪儿去?”
“再说,日子过得不就图个舒心吗?只要人勤快,肯动脑子……也能过得好!”
“就是的!”赵红苗立马在旁边帮腔:“我看李向阳他们那鱼方子就弄得好!抓黄鳝也能挣钱!比在厂里当木头人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的话还没说完,旁边的赵青山忽然侧过脸,目光不声不响地扫了过来。
赵红苗连忙住口,端起了饭碗,眼神瞟向赵青山,又迅地低下了头。
赵青山深深地看了赵洪霞一眼。
女儿眼里的平静和那隐隐透出的倔强,让他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但,却又悬起了另一块。
一瞬间,一个念头在他心底慢慢成形:丫头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可这流言蜚语……得给她寻个出路,也给她……寻个清净。
他瞅了一眼墙上贴着的日历——快征兵了!
李向阳那小子,个子高,力气大,脑子也活络,以前是浑了点,可现在看着是真改好了。
要是把他弄到部队去……能锻炼人,也能彻底洗刷掉他过去那点污名。
等他当几年兵回来,提干也好,复员安排工作也好,那身份就完全不同了。
更重要的是……他走了,村里的闲言碎语自然就淡了,对洪霞也是一种保护。
只是……兵役不是强制的,那小子现在一门心思挣钱,肯去吗?
还有,怎么操作才能让他顺理成章地报名、通过政审?
这得好好琢磨琢磨……
赵青山心里盘算着,面上却不动声色,只说了句:“吃饭吧。”
这一夜,龙王沟水声依旧,但劳动村的田野里却比往常更热闹了。
李向阳收黄鳝给现钱的消息,让许多原本观望的人家也按捺不住了,纷纷提着马灯、打着火把加入了夜间“寻宝”的队伍。
收获最丰的,依然是得了李向阳“真传”的王寡妇家和二爹李茂秋家。
王寡妇带着三个儿子,天刚黑透就向西去了四新村的地界。
李茂秋则带着媳妇周翠红向东进了光荣村。
这两处远离本村,几乎无人“扫荡”,黄鳝多得惊人。
王寡妇家两个小组不到十点,就提回了沉甸甸的六十多斤,李茂秋也有四十多斤的进账。
他们匆匆把黄鳝送到李家过秤拿钱,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又立刻精神抖擞地投入了下一轮“战斗”。
喜欢重生:我的黄金渔猎时代请大家收藏:dududu重生:我的黄金渔猎时代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