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章最末,安西将军非常直白地表示希望升职,并加封开府仪同三司。
大概是觉得打下一个小小的割据政权功劳还不够,并没有要求他封王丶赐九锡。
崔衍昭扫了一眼名字……王,适,安,姓氏一个字,名字两个字。
看来出身是和他一样的寒门,也可能连寒门都不是。
这个时期,世家大族给子弟起名多是单字。
出身寒素,能征善战,升职野心大。
难怪今天在朝堂里看其他人都不像能篡位的样子,原来正主不在。
崔衍昭把奏章递给旁边的宫人念给群臣听。
朝堂的气氛一时间充满火药味。
“陛下不可!安西将军本就是违命出兵,怎可加封?”一人义正言辞。
“安西将军收复益州,难道不是莫大的功绩吗?为什麽不能加封?”另一人同样义正言辞。
双方争吵得不可开交。
最後,一位不支持加封安西将军的大臣指着和他斗嘴的对手,向崔衍昭求助,“陛下,你看他!”
崔衍昭:“……”
崔衍昭起身,朝堂总算安静。
崔衍昭:“此事朕需作考量。”
说完,他信步离开太极殿,持扇宫女匆忙跟上。
*
太阳才刚刚出来,气温并不十分热。
崔衍昭让持扇的宫女回去,看看天色,发现他好像早退了。
无所谓,他是皇帝。
对着空气思考了一会,崔衍昭也没有头绪。
便宜养父临终前的确是找他单独交代了很久的後事。
但基本上翻来覆去就是一个意思,让他一定要万分用心地奉养太後,把太後当亲生母亲一样尊重孝顺。
涉及到前朝的就只有一句:如有人图谋造反,务必先发制人。
也没说谁能信谁不能信,顾命大臣也没有安排。
或许养父是认为朝中没有一个人可以信任,所以直接交代他先发制人。
但是也有点太看得起他了,他甚至没杀过鸡,更别说在朝中杀人。
如果他拿着剑乱砍,会不会被说“陛下疯了”,然後直接擡走?
算了,这是不可能的。
独自站了一会依然毫无思路,崔衍昭觉得还是回太庙比较好,过道上不适合思考。
作者有话说:
----------------------
王清:我有一块好玉,巴拉巴拉——
群臣:神金。
开府仪同三司,官名。开府,指以自己的名义自置幕府与幕僚部属的行为。得授仪同三司加号者可以得到与三公一样之待遇。开府仪同三司一般是魏晋至元朝时,朝廷对有功大臣功劳的重赐。
九锡:《後汉书·袁绍传》注引《礼·含文嘉》曰:“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之士百人,七曰斧钺,八曰弓矢,九曰秬鬯(g,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