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同心“陛下,叛贼已经聚衆十……
“陛下,叛贼已经聚衆十万,舟车百里,声势浩大。”
因为叛乱的原因,朝野上下都很紧张。
虽然建康及周遭城池都武备薄弱,难以主动出击,只能坐等叛军上门,但为了安抚大家的情绪,避免发生大臣大半夜在宫门口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惨剧,崔衍昭不得不每天都开朝会。
王清渲染完紧张气氛,再次向崔衍昭提了一遍自己的建议:“叛贼已在等候时机进攻建康,现敌衆我寡,难以匹敌,臣以为还是早日过江避开为好。”
他真的很想过江,想的不得了,晚上做梦都梦见他直接把崔衍昭和其他反对他的大臣强行送着过江。
王适安不在,他们肯定打不过叛军,真的不如过江。
崔衍昭已经习惯了这些失败主义大臣的作风,此刻心情非常平静。
电视里总会有那种死守社稷的大臣,但现实不是电视剧,没那麽理想主义。
他拿出上次从左寓那里薅来的京邑布防图,放桌上展开。
崔衍昭:“诸卿,皇城外围还有石头城护卫,它经过几朝修缮,已经固若金汤,不用担心敌军短期攻入。”
没人出声,他继续道:“敌军还没来,大家不用如此紧张。而且局势这样紧张,各处津口应该是已经扎了栅栏,这也能阻止一阵……”
“……”
提到栅栏的时候,崔衍昭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就不提更进一步的防卫工程了,这群大臣真的能想到扎栅栏?
他停下,道:“朕忽然想起,这些天从没有人对朕提过津口防务,你们不会到现在连栅栏都没安排吧?”
王清:“陛下,这个……”
谢珉:“臣一时疏忽……”
其他人:“……”
崔衍昭:“……”
居然一点准备工作都没做都撑到了现在,他和这些大臣运气还怪好的。
他不想多说什麽,加快语速:“北郊丶丹阳丶越城丶建阳门,还有淮北到新亭一带,都是进入皇城的门户,若是能够守住,名望自然不少,你们自己商量谁去。”
这些人他也不清楚谁能守谁不能,只能希望大臣们选人的时候靠点谱。
该说的说完,崔衍昭也没心情再逗留,他把布防图放下,道:“这份布防图诸卿自己看,朕有要事,就不奉陪了。”
言毕,他离开太极殿。
离开之後,崔衍昭换了身粗布衣服,出皇城扎栅栏去了。
满朝文武靠不住,他决定还是自力更生,比如加入城防建设。
到了石头城,崔衍昭看到很多人正热火朝天地扎着栅栏。
虽然朝廷里还没有传出组织扎栅栏的政令,但石头城的居民已经自发在各个津口扎起栅栏,以阻拦叛军将至的舟楫。
崔衍昭理解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
朝中公卿一个个世家出身,就算不是世家出身的也因为官职之利,得以各处置办庄园産业,就算建康失守,他们只要能够逃出生天,照样可以在别处的庄园逍遥度日。
而普通人的生命和财産就只系在建康,自然比那些公卿们更上心。
这个时代是一个特别荒诞的时代,本该为民请命的官员,几乎个个心里都只有自己的利益。
那种忠臣丶直臣,百里挑一都挑不出来。
崔衍昭有些无力地暗暗叹口气,然後加入了扎栅栏的人群中。
*
为了赶时间,尽快回到建康。王适安只带了几个亲信,星夜兼程地从下邳出发。
一路从骑马换成乘船,几日间总算到了京口。
“是大将军!下臣见过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