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适安一身气势压迫感极强,刚出来就让让噪杂的声音顿时停止。
王适安危险的目光扫过群臣:“今後朝廷政令,尽由孤出。从者站左侧,不从者站右侧。”
话落,没有人动。
王适安示意军士们举起手中弓箭,密密麻麻的箭头闪烁着冰冷的寒芒,令人在夏日犹感如坠冰窟。
“一刻钟後,若诸公还是不能决断,就休怪孤动手了。”
因为有着明晃晃的威胁,大臣们很快站好了位置。
王适安扫一眼站左侧的大臣,“对朝廷怀有异心,带下去!”
!
不光是大臣们,就连王适安下属的军士都很震惊。
什麽,随王竟然不是来造反的?
王适安的亲信此时更是陷入了迷茫,主公之前根本不是这麽说的啊。
崔衍昭在殿内能听见外面的声音。
因为担心影响王适安发挥,他就没有跟出去,而是边听边发呆。
然後他听到了刚才那一句。
崔衍昭不想明白,但还是一下就明白了王适安出去前撂下的那句话的意思。
原来王适安放弃造反了。
……怎麽会有人造反只造一半啊?这要怎麽收场?
崔衍昭想来想去,走出太极殿。
见到崔衍昭,所有原本不知所措的人都知道要干什麽了,那就是拜见陛下。
不过拜见完之後,他们又回到了混乱状态。
崔衍昭理解他们,因为现在的情况就是很混乱。
崔衍昭重复了一遍刚才王适安的意思:“把这些心怀异志之辈交付廷尉。”
因为崔衍昭和王适安都下令了,本来迷茫的军士终于找到方向,开始抓人。
崔衍昭解释:“皇後知晓朝中人心不稳,故与朕有此谋划。今後还望诸公戮力同心,勿生他念。”
没有被抓走的大臣们纷纷拜伏,“臣等遵命。”
他们暗暗松了一口气。没想到陛下竟会突然给他们做局,以後在朝中一定要小心谨慎。
军士们也松了一口气。他们本还以为自己是反贼,现在知道原来是陛下认可的正规军,不用每天做心理斗争了。
心情比较复杂的就是王适安的亲信。
他们比谁都清楚自己在谋反,也做好了事败伏诛的心理准备,但现在忽然得到陛下承认,意味着今天谋反的事情不会再被追究责任。
陛下就连对他们都如此宽厚。
……
封王大典和小插曲都结束後,衆人各回各家,崔衍昭转身回太极东殿。
王适安跟了进来。
崔衍昭看着王适安,心情十分复杂。
经过今天的插曲,他已经明白了,王适安正常情况下不会想登基,除非再出一次像他说崔析不是他孩子这样的当面挑衅。
而且有了今天这一出,王适安以後再想造反,所有人还需要先怀疑一遍王适安是不是在钓鱼,无疑增加了造反难度。
崔衍昭从穿越到现在最强烈的念头就是让位,现在一下失去了主线任务,心里空落落的。
“皇後,”崔衍昭终究还是想出了折中的办法,“今後你我同朝听政,共决政事吧。”
-----------------------
作者有话说:晋恭帝的故事:
《宋书·卷二·本纪第二》:王奉表陈让,晋帝已逊琅邪王第,表不获通。
《晋书·卷十·帝纪第十》:宋永初二年九月丁丑,裕使後兄叔度请後,有间,兵人逾垣而入,弑帝于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