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四合院签到十年我国士无双 > 第62章 原子级别的交响乐(第1页)

第62章 原子级别的交响乐(第1页)

“未来一号”项目核心区,地下数百米深处(微观视角)

当外界因为那个巨大的能量穹顶而陷入震撼与猜测时,光幕笼罩之下的世界,一场颠覆物理学常识的、无声的“创世纪”正在上演。

其真正的舞台,不在地表,而在地底深处。

让我们将视角,缩小亿万倍,潜入那坚实的岩层之下,进入一个属于纳米机器人的微观世界。

在这里,没有重型机械的轰鸣,没有炸药爆破的巨响,更没有漫天飞扬的尘土。

有的,只是一场宏大到极致,也精妙到极致的,由原子构成的无声交响乐。

“嗡……”

无数比尘埃还要微小,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都难以察觉的银色光点,如同受到了某种神秘指令的召唤,从“奇点之心”中潮水般涌出,汇聚成一条条银色的洪流,瞬间渗透进了地底。

它们,就是这场交手响乐的演奏者——工程纳米机器人。

镜头聚焦在一根深埋于地下的,由特种合金铸造而成的地质勘探钻头上。这是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坚硬、沉重,代表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

然而,在这群微观的“神之使者”面前,它脆弱得像一块豆腐。

数以亿计的“分解者”纳米机器人,如同附骨之疽,瞬间覆盖了这根钻头的每一寸表面。它们的前端,亮起了一点点比原子核还要微小的能量奇点。这不是切割,不是熔化,而是一种更本质、更彻底的“瓦解”。

微型能量场精准地作用在合金的金属键上,那将铁、碳、铬、钼等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赋予了钢铁坚硬特性的化学键,在这种更高维度的力量面前,如同脆弱的蛛丝般,被轻而易举地撕裂、崩断。

“噗噗噗……”

在微观世界里,这声音如同气泡破裂。坚硬的合金,没有经过任何物理形态的改变,就这样无声无息地,从宏观存在上被“抹去”了。它没有变成粉末,没有变成液体,而是直接被还原成了它最原始的形态——一颗颗独立的、自由的原子。

铁原子、碳原子、铬原子、钼原子……它们像是刚从一场集体禁锢中被解放出来,漂浮在原地,散着各自独特的元素光辉。

紧接着,另一批体积稍大,外形如同微型工蜂的“搬运工”纳米机器人,立刻蜂拥而上。它们的“腹部”可以根据指令,生成特定的电磁场,像一只只无形的手,精准地吸附住特定种类的原子。

有的“搬运工”只负责收集铁原子,有的只负责收集碳原子,有的则专门负责铬原子……它们分工明确,效率高到令人指。

很快,这根重达数吨的特种合金钻头,连同周围包裹着它的钢筋混凝土,就彻底消失在了原地。取而代之的,是无数被“搬运工”们裹挟着的、分门别类的原子团。

这些原子团被迅地运送到地底更深处,一个由另一批“构筑者”纳米机器人,临时用强能量场开辟出的、绝对真空的球形空间内。在这里,它们被按照元素周期表的顺序,整齐地码放在不同的“元素仓库”里。铁归铁,硅归硅,氧归氧……纯净,而又充满了原始的美感。

这,仅仅是交响乐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音符。

真正的乐章,是对这片土地本身的改造。

与分解金属和混凝土相比,瓦解岩层和土壤,需要更庞大的工程量。

数以万亿计的“工程”纳米机器人,组成了一支规模空前,肉眼看上去如同水银洪流的庞大军团,向着地底深处起了总攻。

它们的前进,不是用蛮力挖掘。

它们直接无视了岩石的物理属性——硬度、密度、抗压强度……在它们眼中,无论是坚硬的花岗岩,还是松软的沙土,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由硅、氧、铝、钙等元素,通过不同的化学键组合而成的物质。

它们要做的,就是打断这些化学键。

“嗡——”

银色的洪流所过之处,坚实的岩层,如同被无形橡皮擦拭过的铅笔画,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没有爆炸,没有冲击波,没有废料,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震动。

只有物质最本源的湮灭与重组。

那些构成了这片土地亿万年的岩石和泥土,被彻底地、干净地分解成了最纯粹的原子。然后,同样被“搬运工”们分门别类,送往那巨大的“元素仓库”进行储备。

这是一场何等恐怖,又何等壮丽的“拆迁”!

如果有一个能够进行微观观察的“上帝”,他会看到一幅足以让任何物理学家都为之疯狂的景象——一个巨大的、不断向下、向四周扩张的虚无空间,正在地底深处被开辟出来。而在这个空间的前沿,是数万亿个不知疲倦的微观精灵,在进行着最高效、最彻底的物质分解工作。

而此刻,高斯宇,就是那个唯一的、拥有“上帝视角”的指挥家。

在他的系统光幕中,这片方圆五十公里的土地,已经变成了一个无比复杂的三维立体模型。地表之下,那数以万亿计的纳米机器人,化作了无数个闪烁的光点,它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能量输出,每一次原子搬运,都以海量数据的形式,实时地反馈到他的大脑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就像一个真正的乐队指挥。

他的意念,就是那根无形的指挥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