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弈动长安 > 琴棋知音(第1页)

琴棋知音(第1页)

琴棋知音

棋子落入枰中,发出清脆的声响,打破了水轩的宁静。

弈星执黑先行,落子星位,姿态沉稳。周瑜白子相应,布局看似平和开阔,如江南水网,四通八达。

起初数十手,双方皆以常法应对,棋势平稳,仿佛真是好友间寻常的手谈。但渐渐地,那平和之下潜藏的机锋开始显露。周瑜的棋风,果然如明世隐所言,优雅从容之下,暗藏韬略。他并不急于进攻,而是不断地构筑外势,看似松散,实则每一子都落在关键之处,隐隐形成合围之势,如同江河汇流,水势渐涨,无声无息地漫向对手的领地。

弈星凝神应对,落子愈发缓慢。他能感受到那看似温和的棋路中蕴含的压力,如同春水润物,无声无息,却能让堤岸松动。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以精确的算路应对,黑棋如孤峰耸立,在逐渐汹涌的“水势”中寻找缝隙,顽强地争取着生存的空间。

“棋局如人,温润之下,自有江海难量之气魄。”

弈星于一子落下後,轻声说道。这既是对周瑜棋风的点评,亦似一种试探。

周瑜执子的手微微一顿,擡眼看了弈星一眼,眸中赞赏之意更浓。“公子亦如这秋日残荷,枯梗犹立,风骨自成。”他微微一笑,白子落下,不仅化解了黑棋一处潜在的攻势,反而将包围圈收得更紧了些。

棋至中盘,白棋外势浩大,黑棋实地稍显局促,局面于弈星颇为不利。他微微蹙眉,长时间的凝神思考让他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也更白了几分。

周瑜将他的疲态看在眼中,并未催促,反而将目光投向一旁的七弦琴,对杨玉环温言道:“久闻杨姑娘琵琶一绝,不知可愿赏光,为这局棋助兴?”

杨玉环颔首,纤指轻拨,淙淙琴音自指尖流淌而出。她并未弹奏激昂或悲切的曲调,而是一首清越空灵的《幽谷潺湲》。琴音如山间清泉,洗涤着棋局带来的紧绷感,也悄然安抚着弈星过度耗神的心绪。

在这天籁般的琴音中,弈星深吸一口气,重新凝神于棋盘。他不再执着于与白棋庞大的外势正面抗衡,而是将目光投向棋盘上几处看似无关紧要的角落。

周瑜听着琴音,再看弈星落子的方位,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讶异。弈星竟似完全不受他外势压迫的影响,几手棋落下,如同在铁桶般的包围上凿开了几个细微的孔洞,虽然尚未能颠覆大局,却已让那完美的“水势”出现了滞涩之感。这份于逆境中寻觅转机的冷静与敏锐,远超他的预期。

“绝境非末路,心静则万籁皆可为兵。”

弈星落下关键一子,仿佛自语,又仿佛是对周瑜布局的回应。这一子,彻底打通了黑棋左右两块孤棋的遥相呼应之势,原本岌岌可危的局面,竟呈现出一线生机。

周瑜抚掌轻叹:“妙!公子此子,如暗夜孤星,虽微芒,却可指引方向。”他并未急于扑杀,而是顺应棋势,稍稍退让,稳固自身。他看向弈星的目光,已不仅仅是欣赏,更添了几分棋逢对手的郑重。

琴音袅袅,棋子丁丁。水轩之内,智慧无声交锋;高阁之上,目光关切凝视;树影之中,气息沉稳内敛。

一局终了,竟是官子定胜负。最终,周瑜白棋以微弱的优势胜出。

“承让。”周瑜放下最後一枚白子,语气诚恳,“公子棋艺,已臻化境。瑜胜在经验与布局,若论中盘之韧性与寻隙之机敏,不及公子多矣。”

弈星轻轻摇头,虽败,眼中却无丝毫气馁,反而有种畅快淋漓之感:“都督棋风宏大,弈星受益良多。”他顿了顿,苍白的脸上因方才的专注泛起极淡的红晕,“只是,都督今日相邀,恐怕不止是为了手谈一局吧?”

周瑜闻言,唇角笑意微深,他目光扫过远处高阁上那抹倩影,以及水轩外某处不易察觉的树影,最後落回弈星清亮的眼眸上。

“棋局已了,”他声音放缓,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或许,该谈一谈正事了。比如…那缕带着‘离魂草’气息的衣料,以及…它真正可能来自何方。”

他此话一出,不仅弈星神色一凝,连远处高阁上的公孙离,以及暗处的裴擒虎,心中都是一震。

周瑜,果然知晓内情!而他选择在此刻点破,用意为何?

“棋局之外,尚有琴音未绝;表象之下,自有暗流汹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