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惊华 剧本 > 第103章 她点的不是灯是二十年前那盏未灭的魂火(第1页)

第103章 她点的不是灯是二十年前那盏未灭的魂火(第1页)

宫城角楼的铜雀风铃在晨风中出细碎的响,苏锦言站在丹墀之下,玄色翟纹披风被风掀起一角。

她望着金銮殿朱漆大门上斑驳的铜钉,指节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牌——那是母亲当年被逐出宫时,太医院老院偷偷塞给她的“济世令”,此刻正贴着她的肌肤烫。

“医者不涉政,卿宜知止。”

尖细的太监嗓音从殿内飘出,苏锦言抬头,看见李公公捧着明黄缎子站在檐下,脸上挂着公式化的笑,眼角却带着审视。

她注意到他袖中露出半截靛蓝丝绦——是沈侧妃宫里的规制。

“公公替陛下传话,可曾替臣女传过话?”她声音清泠,抬手将金匣轻轻放在汉白玉台阶上,“二十年前,有位女医在御药司值夜,她治好了三公主的痘疮,救过九皇子的惊痫,却被诬陷用错药致太妃暴毙。她的医案被烧,她的名字被删,连她的灵位都只能摆在苏府后巷的破宅里。”

丹墀下的御林军有几个悄悄抬头。

李公公的笑容僵了僵,目光扫过金匣上“青囊冤录”四个篆字,喉结动了动:“姑娘这是要……”

“要正名。”苏锦言从袖中抽出两张薄纸,一张是小鸢遗体的画像,脖颈处的紫斑被墨线细细勾出;另一张是柳扶风供词的副本,“若医道可被权势掩埋,那臣女今日所救之人,明日皆可被随意处死。此非政争,乃还一个女医清白。”

殿内传来重物落地的闷响,像是茶盏被重重搁下。

苏锦言望着廊下晃动的明黄龙纹帷幔,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前世她跪在这丹墀上求见,被御林军用枪杆戳得浑身是血;今生她站在这里,带着足以掀翻半座宫城的证据,连影子都比从前直了三分。

“宣苏氏入殿。”

低沉的男声穿透帷幔,李公公的额头瞬间渗出细汗。

苏锦言弯腰抱起金匣,指尖触到匣身冰凉的青铜纹路,忽然想起昨夜母亲牌位前那簇突然腾高的烛火——原来有些光,真的能穿破二十年的黑暗。

太医院禁地的石门在身后轰然闭合时,苏锦言闻到了陈年老药的苦香。

藏典窟的穹顶悬着七盏青铜长明灯,火光将“擅入者诛”四个大字映得红。

钟博士攥着抄录本的手在抖,沈小将军按剑的指节泛白,唯有老药奴盯着墙缝里若隐若现的血痕,喉间出含混的呜咽——那是他用指甲蘸着血画的机关图,每道划痕都深可见骨。

“掌心血。”老药奴突然拽住苏锦言的手腕,残缺的拇指重重按在她掌心。

苏锦言倒吸一口凉气,锋利的石棱割破皮肤,鲜血滴进石门凹槽的瞬间,“济世令”突然泛起幽蓝微光。

“咔”的一声,门内传来机括转动的轻响,尘封二十年的秘密,终于要见天日了。

窟内比想象中更暗。

数百卷标着红“焚”字的医案在悬架上投下斑驳阴影,苏锦言的靴底碾碎一片枯叶——那是被人刻意扫在角落的《千金方》残页。

她沿着墙根走了七步,三排檀木药柜果然呈“品”字排列,底部砖石的颜色比别处深了三分。

“这里!”老药奴突然扑过去,用残缺的手掌猛拍地面第三块砖。

闷响过后,一块青石板缓缓下陷,露出个半尺见方的暗格。

苏锦言凑近,看见暗格里躺着只紫檀木盒,锁扣雕着双蛇缠莲——和母亲生前总戴在腕间的玉镯纹样分毫不差。

她的手指在盒盖上停了停,喉间泛起酸涩。

前世她在苏府翻遍所有箱笼,只找到半块碎玉;今生她蹲在这暗无天日的藏典窟里,终于摸到了母亲留下的温度。

木盒打开的刹那,钟博士的抄录本“啪”地掉在地上。

“缠丝雾缓释剂替换记录·天启七年冬”——竹简残页上的字迹力透纸背,苏锦言一眼认出那是母亲的小楷。

原方写着“人参三钱,茯苓二钱”,替换方却多出“夜交藤灰一钱,蝉蜕反焙半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