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惊华 剧本 > 第258章 她不动刀那晚太医院的针自己动了(第2页)

第258章 她不动刀那晚太医院的针自己动了(第2页)

“你治过谁?”五个银亮的大字悬在梁下,每一笔都像用针锋刻出来的。

刘院正踉跄两步,木牌“啪”地掉在地上。

他忽然想起昨日深夜,自己翻出二十年前的医案——那时他还是个小医正,跟着老院正给难产的宫婢施针,老院正说“贱命一条,保大保小随便”,可那宫婢最后还是血崩而亡

“放肆!”他扑上去要抓银针,可指尖刚碰到银芒,针阵“哗”地散开,落地时却拼成一幅经络图。

刘院正瞳孔地震——那正是苏锦言前日在千医令讲经时画的《活人辨脉法》,他当时还冷笑“庶女懂什么”,此刻图上的“太渊”“鱼际”穴却亮得刺眼,像在剜他的心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让开!”

外间传来宦官尖细的嗓音。

刘院正抬头,只见皇帝穿着月白常服立在阶前,身后跟着数十个穿蓝衫的医者——有留着山羊胡的老药农,有扎着双髻的小医女,甚至还有个缺了半只耳朵的老兵。

“刘院正。”皇帝的目光扫过堂内惨白的众人,“这些人的名字,你们一个都不认得。

但他们救活的人,比你们十年加起来还多。“他抬手,身后的蓝衫医者依次上前,有人捧出牧民的皮药囊,有人展开染血的裹伤布,”这是漠北医寨治冻伤的羊脂膏方,这是岭南游医解蛇毒的草药图谱。

朕问你们,太医院的医案里,可曾有过这些?“

堂外的百姓突然爆出欢呼。

刘院正望着跪在阶下的赵德昭,后者捧着太医院的玉匮,白在风里飘得像雪:“老臣愿为新制执灯引路。”

玉匮上的螭纹擦得锃亮,映出刘院正扭曲的脸。

他突然想起昨夜在御药房遇见的红烛姑姑,她摸着药柜上的锁说:“刘院正可知道,苏姑娘给陛下扎针时,说过‘真正的医道,是治人,不是治身份’?”

当天夜里,济世庐的药田飘着清苦的药香。

苏锦言跪在青石板上,面前摊开母亲留下的《青囊残卷》。

白骨笔蘸了地心药莲的凝露,在空白页上落下第一行字:“医不出朱门,非技之罪,乃权之蔽。”

笔锋触纸的刹那,她听见窗外传来细碎的轻鸣。

推开窗,月光里浮着点点银光——是全国三千六百名持针者的银针,正随着她的笔势微微震颤,像在应和某种古老的契约。

而在皇宫深处,皇帝站在空荡的御药房里,望着墙上“帝王延寿方”的金漆匾额冷笑。

他摸出袖中的蓝布巾,上面的草屑还带着济世庐药田的香气。

火折子“噗”地窜起,火苗舔过泛黄的纸页,“延寿方”在火里蜷成黑蝶,最后一点火星熄灭时,他轻声道:“朕要的,从来不是什么延寿,是天下人都能活。”

与此同时,离京城百里外的官道上,两辆蒙着灰布的马车正缓缓而行。

车帘掀开一角,露出苏婉柔苍白的脸——她昨日刚被削去嫡女身份,与李氏一同流放岭南。

风里突然飘来一缕异香,甜得腻,像腐烂的曼陀罗。

“夫人,前面有雾。”车夫的声音带着颤,“这雾怎么泛着青?”

李氏隔着车帘瞪了他一眼,可下一秒,她突然捂住口鼻——那雾里混着铁锈味,像血渗进了晨露。

苏婉柔的指尖掐进掌心,望着越来越浓的青雾,忽然想起前世苏锦言死时,枯井里也飘着这样的瘴气。

“快走!”她尖叫着拍打车厢,“快——”

话音未落,青雾里传来细碎的响动,像是药碾子在研磨,又像是无数银针在震颤。

喜欢惊华传奇请大家收藏:dududu惊华传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