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惊华 剧本 > 第266章 她还没进宫可龙椅已经开始晃(第1页)

第266章 她还没进宫可龙椅已经开始晃(第1页)

城南旧医馆后巷的雨棚被夜风吹得哗啦作响。

秦九的火把映得那几个纵火者脸色惨白,柴堆里半露的毒草药包泛着青黑,其中一人膝盖一软,“扑通”跪在泥水里:“军爷饶命!

小的们也是被太子身边的张管家逼的“

“带回去。”秦九靴底碾过一片碎柴,火星子噼啪溅在毒包上,“先关到济世庐地窖,等苏姑娘落。”他转身时瞥见墙根新贴的告示,墨迹未干的“查贪医”三个大字在火光里格外刺目——这是方才巡城时,他亲眼看着几个书生踩着梯子贴上去的。

三日后的清晨,苏锦言正对着案头新送来的各地捷报。

竹片上的字迹还带着墨香:“定州黑药坊查获掺砂人参三百斤”“扬州太医院分院私藏过期紫河车”她指尖划过最后一行“京郊老医正勾结药商调换安胎药”,眼尾微挑,对站在廊下的杜仲道:“把这些案卷抄二十份,让说书人分四路去讲。

要特别提——“她顿了顿,”那安胎药换的是坠胎草,受害的是城西卖豆腐的王二家媳妇,上个月刚没了五个月的胎。“

“是。”杜仲抱拳道,转身时又想起什么,“赵大人今早递了帖子,说要上《改医籍制疏》。”

苏锦言放下笔,茶盏里的碧螺春漾起涟漪:“他等这日等了十年。”前世赵德昭不过是个谨小慎微的礼部侍郎,如今因着她推动的医权变革,倒成了第一个敢掀翻旧制的老臣。

她望着窗外飘起的柳絮,轻声道:“让他递,但做好被骂的准备。”

五日后,诏书砸在礼部门前的青石板上。

黄绢被雨水泡得皱,“越权妄议,贬官三级”八个朱字刺得赵德昭老眼生疼。

他俯身拾起诏书时,听见街角传来议论:“赵老头疯了?

医籍世袭是老祖宗定的规矩“”可前日东市刘屠户家的傻儿子都能当医正,就因为他爹是前太医院座“

第二日寅时,京畿十三县的药铺门板同时“吱呀”合上。

穿蓝衣的医者们抱着药箱聚集在医塾外,胸前蓝花一律倒别——那是昨夜各药铺学徒连夜用靛蓝染的,梗子朝上,花瓣朝下,像一颗颗坠着的人心。

“姑娘,京畿医者罢诊了。”秦九掀帘进来,腰间玄铁剑碰在门框上,“领头的是城西回春堂的孙大夫,说要等赵大人官复原职才开诊。”

苏锦言正在调配治刀伤的金疮药,药杵突然顿住。

她望着药臼里碎成绿粉的金不换,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他们要的不是赵德昭的官,是医道的尊严。”她取过案头的狼毫,笔尖在宣纸上悬了片刻,突然重重落下:“诸君所争,非一人荣辱,乃万民生死之权。

今日退一步,则百年寒门再无出路。“写完吹干,递给杜仲:”连夜抄五千份,用飞鸽传往南方三州。“

三日后,南方三州的药铺前也挂上了倒悬的蓝花。

连皇宫御膳房的老太监都捧着空药篮回来复命:“主子,太医院的刘院判说,没有千医盟的认证,他们不敢煎这药膳。”

乾清宫里,皇帝的龙袍被冷汗浸透。

他捏着太医院呈上来的退热方,手背上青筋直跳:“废物!

连个高热都治不好?“话音未落,内监捧着个素色木匣进来:”苏姑娘遣人送了方笺,说说须得千医盟认证的医者煎药。“

皇帝盯着木匣上“济世庐”的烫金印记,突然将方笺摔在地上:“传旨!

宣苏锦言即刻进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