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更务实、更稳健,也更能惠及国防民生的道路。
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先把家门口的这片‘星空’,变成‘我们的星空’。
当我们彻底夯实了近地轨道这个基石,未来,无论是去月球,还是去火星,都将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
林舟的言结束了。
他再次向众人鞠了一躬,然后静静地坐下,仿佛刚才那番足以改变国运的慷慨陈词,并非出自他口。
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深沉的寂静。
愕然。
震撼。
然后,是深思。
没有人说话。
那位脾气火爆的老将军,紧锁着眉头,手指在桌上无意识地画着圈,嘴里反复咀嚼着“天基长城”这几个字。
主管经济的负责人,目光闪烁,显然在飞地盘算着这个新方案的投入产出比。
宋将军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眼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骄傲和欣慰。
统领那一直有节奏敲击着桌面的手指,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下来。
他低着头,凝视着手中的那份《论我国航天事业展的务实路径与战略支撑》报告,久久没有言语。
整个龙国未来的太空之路,仿佛就凝聚在他那深邃如海的沉默之中。
林舟的话音落下,整个西山特别会议室,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空气。
那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
不是无人应答的尴尬,而是一种被巨大信息量冲击后,大脑高运转,灵魂深受震撼的集体沉默。
林舟提出的“天宫”、“北斗”、“高分观测”三位一体的“天基长城”构想,像一幅太过宏伟、太过前的画卷,在所有人的脑海中徐徐展开。
这幅画卷,没有星条国人登月那般光芒万丈、举世瞩目的瞬间辉煌,但它所描绘的,是一种更为深沉、更为坚实、更为磅礴的力量。
它不是一场献给世界的烟花表演,而是在为龙国这艘巨轮,锻造一副能够抵御未来百年风浪的坚固龙骨。
寂静,如同一块巨大的铅块,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终于,凝滞的空气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搅动,一个略带尖锐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是钱副主任。
他主管一部分工业和对外宣传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快登月派”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
此刻,他的脸色有些复杂,既有被林舟报告中详实数据所带来的震撼,也有一种自己的主张被全盘否定的不甘。
他清了清嗓子,扶了扶眼镜,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客观公允:“林舟同志的报告,数据详实,逻辑严谨,确实让我们看到了我们与星条国在综合国力上的巨大差距。
从纯粹的经济和技术角度来看,这个方案……或许是稳妥的。”
他先是给予了肯定,但话锋一转,立刻露出了锋芒。
“但是!”他的声音陡然拔高,“我们算账,不能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星条国人登月,全世界的报纸头条都在刊登他们的旗帜,他们的声音通过广播传遍了全球每一个角落。
这是多大的政治影响力?这是多大的民族自信心提振?这种无形的资产,是能用多少钢铁、多少电量来衡量的吗?”
他环视一周,目光最后落在林舟身上,带着一丝长辈对晚辈的审视:“林舟同志还年轻,或许对科研之外的国际博弈,理解得还不够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