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尸忆 剧本杀 > 第9章 隐形的图案(第1页)

第9章 隐形的图案(第1页)

旧案卷宗如同潮水般涌来,电子档案和部分纸质记录的扫描件堆满了技术科的屏幕和桌面。三年前的博物馆窃案、五年前的纳米纤维走私案、七年前的工业间谍案、一年前的生物毒素失窃案……每一桩都透着诡异和技术上的匪夷所思。

林深、江雨,加上临时被叫来支援的几名文职警员,开始疯狂地翻阅、比对、勾连。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哗啦声和键盘急促的敲击声。

时间在高度集中的精神下飞流逝。

“博物馆窃案,”一个年轻警员念着报告,“失窃的是几件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残片,市场价值不高,但学术价值很大。窃贼目标极其明确,只拿走了那几片,对旁边的完整器皿和金银器看都没看。安全锁是用一种未知酸性凝胶腐蚀打开的,现场无指纹,无鞋印,监控被一种强频闪干扰破坏了关键几分钟。”

“纳米纤维走私案,”江雨接着道,“海关在一批申报为‘工业塑料颗粒’的货柜里,现了夹藏的少量密封试管,内装未知材质的细纤维。货主是一家皮包公司,追查到最后是一个虚假身份。纤维的最终用途成谜。”

“工业间谍案,被盗的是我市一家高科技企业的核心芯片设计图。对方使用了一种极其隐蔽的、用特殊荧光材料标记的微型扫描仪,事后在垃圾桶里现时,荧光几乎已经完全衰减,差点被忽略。”

“生物毒素失窃,那家实验室主打合成生物碱研究,声称只丢失了微不足道的样品量,连报警都显得有些敷衍。”

林深听着汇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些案子分散在不同领域,目标物迥异,看似毫无关联。但……

“动机。”林深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却清晰,“你们现没有?这些案子的动机都非常模糊,甚至……不合理。”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关键词:

博物馆:青铜残片(非高价)->学术价值?走私:纳米纤维(用途不明)->实验?收集?间谍:芯片设计(但该企业后续并未出现明显损失或竞争压制)->复制?验证?失窃:毒素样品(微量)->测试?分析?

“他们偷的东西,要么价值不体现在金钱上,要么其用途我们根本无法理解。这不像是在为了利益犯罪,更像是在……收集或者验证某种东西。”林深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那些物证报告上,“而且,每次都使用一种略微前、难以追踪的技术手段,留下一点点看似无关紧要、却又独特非凡的‘签名’——比如钻石粉末,比如纳米纤维,比如荧光材料。”

收集?验证?签名?

这个想法让所有人背后升起一股寒意。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隐藏在幕后的对手,其目的和思维方式已经完全出了普通犯罪的范畴。

“还有这些案子的结果,”江雨补充道,脸色白,“几乎都成了悬案或不了了之。不是因为对手留下了多少线索,而是因为……找不到追查的方向。动机成谜,手法诡异,像是一拳打在空气里。”

找不到方向……林深猛地想起自己面对这“第案”时的感觉。那种无力感,那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如出一辙!

这不是第一次。对方是惯犯!而且这一次,对方主动现身,将舞台搬到了警局内部,甚至直接针对了他林深!

为什么?

挑衅?不,不像。那种感觉更复杂……

“把这些案子的所有现场勘查报告、物证清单再仔细过一遍!”林深命令道,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他,他漏掉了什么,“重点不是看他们拿走了什么,而是看他们留下了什么!那些微量的、奇怪的、当时无法解释的残留物!”

技术科再次陷入深度检索。这一次,带着明确的目标——寻找那些曾被忽略的“签名”。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突然,负责查阅七年前工业间谍案电子档案的文职警员“咦”了一声。

“林队!这个间谍案的现场照片……在被现丢弃的微型扫描仪旁边,垃圾桶内壁上,当时记录有一处极微弱的、非自然形成的油渍,成分无法完全解析,只判断含有某种硅基聚合物……因为无法关联,当时只作为无关痕迹记录在附录里了!”

硅基聚合物?林深立刻想到裹尸布上现的昆虫胶!

“图片放大!”

模糊的现场照片被放大,那处微弱的油渍几乎看不见。

“增强处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