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尸忆 剧本杀 > 第53章 逆流的火种(第1页)

第53章 逆流的火种(第1页)

那个名为“逆流社”的小众加密论坛,成了“烛龙”小组在意识迷雾中现的第一个坚实据点。它的存在本身,就如同对那无声侵蚀最有力的嘲讽。

林深没有贸然直接接触,而是命令技术组进行最隐蔽的观察和分析。他们需要确认这些“逆流者”是真正的思想独立,还是对手设下的又一个陷阱。

几天的监控下来,结果令人振奋。论坛成员遍布全球,背景各异,有不得志的程序员、反叛的艺术家、沉迷于古老智慧的神秘学者、甚至还有几个对现行教育体系深感失望的青少年。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对主流叙事的天然不信任和一种近乎本能的创造与解构欲望。

对手投放的意识信息包,似乎在他们身上失效了。或者说,那种试图强化“服从”和“统一”的底层框架,反而激起了他们更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创作冲动。他们用代码、画笔、音乐和文字,构建着一个光怪陆离、拒绝被定义的精神世界。

“这就是秦教授说的‘遗传多样性’。”林深看着屏幕上那些充满生命力的、有时甚至显得荒诞不经的帖子,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热流,“他们是文明的免疫细胞。”

“我们需要他们。”老赵也意识到了这些人的价值,“但他们太分散,太弱小,而且……他们的这种特质,很可能让他们难以被组织和领导。”

“我们不需要领导他们。”林深摇了摇头,“我们只需要……连接他们,保护他们,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养分’。”

他制定了一个谨慎的计划:

第一,由技术组伪装成匿名的“同道中人”,向“逆流社”论坛秘密投放一些经过处理的、关于“认知框架”和“意识独立性”的技术讨论帖和哲学思辨,不直接提及危机,而是激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暗中提供一些更安全的加密工具和反追踪技术。

第二,动用“烛龙”的资源,在不暴露自身的前提下,为论坛中一些展现出特殊才华或面临现实困境的成员,提供隐秘的帮助——比如,为那个正在开反主流ai艺术工具的程序员提供匿名的云计算资源;为那个因言论出格而被公司排挤的设计师介绍一份远程自由职业。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尝试与论坛的核心创建者建立单向联系。这个人代号“卡珊德拉”,技术极高,行踪莫测,是“逆流社”的灵魂人物。

“接触‘卡珊德拉’风险极大,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林深强调。

技术组设计了一套极其复杂的、基于多重密钥和死锁协议的接触方案。信息通过数十个遍布全球的匿名节点跳跃传递,最终以一道极其隐晦的、隐藏在论坛某个古老帖子代码注释中的数学谜题形式,呈现在“卡珊德拉”面前。

这道谜题融合了陈景图纸中的某些拓扑结构和次级信号缓冲协议的编码逻辑,既是试探,也是邀请。

等待回应的过程无比煎熬。

一天,两天……

就在林深以为对方可能没有察觉,或者不愿回应时,指挥中心的主服务器日志里,悄无声息地多出了一行看似普通的系统错误记录。但这条记录的哈希值和时间戳,恰好构成了另一道更复杂的谜题的答案!

“她回应了!”技术员激动地喊道。

对方不仅看懂了他们的谜题,还用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进行了回复,并且精准地避开了所有监控!

接下来的几天,一场跨越虚拟空间的、无声的智力交锋开始了。双方通过隐藏在系统日志、图片元数据、甚至网络流量背景噪音中的信息,进行着越来越深入的交流。没有一句直接的对话,全是数学、密码学和前沿物理的语言。

渐渐地,林深这边勾勒出了“卡珊德拉”的一个模糊画像:一个对“帷幕”和意识操控技术有着深刻理解(甚至可能不亚于陆秉先),但立场截然相反的天才。她(或他)似乎很早就觉察到了“升华”计划的存在,并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抵抗。“逆流社”就是她的杰作之一,一个用于聚集和培养“抗性个体”的孵化器。

在最近一次的信息交换中,“卡珊德拉”传递来了一个关键信息——她构建了一个基于分布式节点和区块链技术的、名为“心源网络”的雏形。这个网络不存储具体内容,而是记录和验证“思维活动”的独特性和创造性特征,相当于一个为独立意识建立的非物质“诺亚方舟”。但她缺少足够的算力和能源来激活和维持这个网络的全局运行。

算力和能源……林深立刻想到了那个被封印的地底废墟!“基石”能量!

“告诉她,我们可能能提供她需要的‘基石’。”林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这一次,回应来得很快,而且带上了一丝前所未有的凝重:

【风险极高。‘基石’已被标记。动用即暴露。】

【暴露即决战。】

【你们,准备好了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