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尸忆真实事件原型 > 第70章 余波与暗涌(第1页)

第70章 余波与暗涌(第1页)

“静心苑”行动的余波,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所激起的涟漪,在多个层面持续扩散、酵。

官方对外布的通告,经过精心措辞,将其定性为“成功捣毁一个涉嫌非法人体实验、危害国家安全的高科技犯罪团伙窝点”,并“缴获大量犯罪证据,主要涉案人员在逃,正在全力追缉中”。陆秉先和欧阳静的名字并未出现,他们的形象被模糊地概括为“犯罪团伙核心成员”。这一定性既安抚了公众,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也为后续的秘密调查保留了空间。

然而,在特定的圈层内,真实的震动远非如此轻描淡写。

那些曾经与“清源”中心乃至“静心苑”有过隐秘联系的政商精英、学术界名流,此刻无不人人自危。有些人主动向有关部门“说明情况”,试图撇清关系;有些人则深居简出,惶惶不可终日,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被“清除”的目标,或者被官方顺藤摸瓜揪出。“普罗米修斯”展现出的冷酷和高效,让他们在觊觎其许诺的“升华”之余,也感到了刺骨的寒意。

国际社会方面,几个一直暗中关注“普罗米修斯”及其相关技术动向的情报机构,几乎在同一时间捕捉到了“静心苑”事件的异常能量信号和后续信息封锁。试探性的外交质询和情报交换请求纷至沓来,无形中给相关部门带来了额外的外交压力,也预示着“普罗米修斯”的问题早已不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

而在“烛龙”小组内部,气氛更是凝重。

对昏迷的四名侦察队员的抢救和检测一直在进行,但情况不容乐观。最顶尖的神经学专家、甚至包括一些研究异常生物电现象的权威,都被秘密请来会诊。结论是统一的:他们的大脑特定功能区遭受了某种前所未有的、高强度的能量冲击,这种冲击并非造成物理损伤,而是以一种近乎“编程”的方式,覆盖或扰乱了其正常的意识活动基底,导致意识陷入一种无法唤醒的“静滞”状态。通俗点说,他们的“灵魂”仿佛被暂时封存或擦除了,只留下生理机能完好的躯壳。

“这是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技术。”席医学专家无奈地表示,“常规的刺激手段毫无作用,甚至可能造成进一步伤害。我们只能维持他们的生命体征,至于意识能否恢复,何时恢复……完全没有把握。”

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一位“烛龙”成员的心头。朝夕相处的战友,以这样一种近乎“被抹杀”的方式倒下,比牺牲更让人感到无力和愤怒。

与此同时,技术组对从“静心苑”缴获的海量数据进行的梳理工作,进展缓慢且令人沮丧。大部分核心数据显然在最后时刻被某种高效的自毁程序彻底清除或加密,剩下的多是些边缘实验记录、部分“载体”的初期观察数据(大多因能量供应中断而失效或死亡),以及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行政管理文件。

“对手的数据清理非常专业,几乎无迹可寻。”技术组负责人向老赵和江雨汇报时,脸上写满了疲惫,“我们尝试了所有已知的解密和恢复手段,收效甚微。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实验室进行的‘升华’研究,其深度和广度远‘清源’中心,涉及了意识上传、生物机械融合、能量生命体转化等多个禁忌领域。”

他调出了一张模糊的、被部分恢复的图表碎片,上面标注着一些难以理解的符号和能量曲线。“这张图似乎描述了某种……意识或者说‘灵魂’的量化标准,以及将其稳定转移到非生物载体或纯能量形态所需的阈值。陆秉先的目标,恐怕不仅仅是改造人体,而是……彻底的物种跃迁。”

江雨看着那张残缺的图表,体内的“结构”传来一阵微弱的、类似共鸣又带着排斥感的悸动。她越来越确信,自己体内的这个“钥匙”,与陆秉先所追求的“升华”,在技术根源上存在着某种深刻的联系,但走向却可能截然不同。

“关于陆秉先和欧阳静的去向,有什么线索吗?”老赵揉着眉心问道。

“几乎没有。”技术组负责人摇头,“b层的能量爆非常彻底,没有留下任何可供追踪的物理痕迹。我们排查了所有已知的交通枢纽、通讯节点,甚至动用了天基监测系统,都没有现他们的踪迹。他们就像……真的融化在了那场能量风暴里一样。”

“不可能凭空消失。”江雨的声音有些沙哑,连续的精神压力和身体虚弱让她的状态很差,但她的思维依旧清晰,“能量守恒,信息传递必然留下痕迹。卡珊德拉说过,‘镜子’的背面。我们看到的实验室是‘镜子’,那场能量爆是‘背面’的显现。或许,他们的‘转移’,并非我们理解的物理移动。”

“你是说……某种形式的……远程意识传输?或者能量化迁徙?”老赵眉头紧锁,这个概念显然出了常规认知。

“不排除这个可能。”江雨点头,“陆秉先最后通过欧阳静之口说的‘越了皮囊的束缚’,可能并非虚言。如果他们的技术真的达到了能够量化并转移意识的程度,那么物理意义上的追捕,将会变得极其困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推断让会议室陷入了更深的沉默。如果敌人已经可以将自己转化为无形无质的信息流或能量体,那么传统的作战方式将彻底失效。

“还有一个现,可能与此相关。”技术组负责人操作电脑,调出了一段经过增强处理的音频,是欧阳静在b层最后说的话的片段,重点在于那句“老师无处不在,又无处可寻”。

“我们对这句话的音频进行了深度频谱分析,现在某些特定频段,夹杂着一段极其微弱、重复的、非语言的编码信号。”技术员解释道,“这段信号的特征,与我们之前追踪企业家自杀案时,捕捉到的那个短暂能量签名,有高度相似性。”

“能破译吗?”

“尝试了所有已知的密码本,都无法识别。这段编码的结构非常奇特,像是……某种基于生物神经信号或量子态的全新信息载体。”技术组负责人面露难色,“我们怀疑,这可能是‘普罗米修斯’内部使用的一种高级通讯方式,或者……是意识本身某种状态的表达。”

线索似乎再次指向了虚无缥缈的技术领域,这让习惯于在物理世界作战的“烛龙”小组感到有力无处使。

就在调查似乎陷入僵局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口出现了——来自对“净土同盟”的持续监控。

在“静心苑”被捣毁后,“净土同盟”这个网络社群一度陷入沉寂,但就在几天前,其活跃度再次悄然回升,并且讨论的内容生了微妙的变化。之前那些关于“考验”、“蛰伏”的言论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更加晦涩、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和短语。

“永恒的循环已然开启……”

“旧镜已碎,新镜当立……”

“追随低语,穿越镜渊……”

“于寂静之海,重塑吾身……”

这些言论如同梦呓,看似毫无逻辑,但舆情分析师和语言专家却从中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