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糕聚会
容妃走後,院角的风还带着梅花糕的甜香,雅浣捧着空碟,眼睛亮晶晶地问:“丽嫔娘娘,咱们什麽时候请慧嫔娘娘来吃糕呀?我还想让秦兰姐姐尝尝我做的呢!”丽嫔正收拾着案板上的模具,闻言笑着点头:“刚想着派人去说呢,你这丫头倒先提了。阿昭,劳烦你去趟慧嫔宫里,就说梅花糕刚做好,请她带着秦兰过来尝尝鲜。”
我刚要应下,贤太妃却摆摆手:“不用这麽麻烦,让张嬷嬷去传个话就行。慧嫔那孩子,嘴上硬,心里盼着来呢,你去了她反倒要端架子。”苏妃也笑着附和:“太妃说得是,我再去摘些院角的腊梅,插在瓷瓶里,添些景致。”说着便转身去了院角,指尖轻轻折下几枝开得正盛的腊梅,花瓣上还沾着细碎的雪粒。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张嬷嬷就回来了,身後还跟着慧嫔和秦兰。慧嫔穿着身藕荷色夹袄,手里提着个描金食盒,见了我们,故意皱着眉:“多大点事,还特意派人去请,本宫不过是正好有空,顺便来看看。”话虽硬气,眼神却不自觉地往桌上的梅花糕飘,秦兰跟在她身後,早已忍不住笑意,快步走到我身边:“阿昭,雅浣妹妹,我好想你们!”
“慧嫔娘娘快坐!”雅浣连忙拉过一把椅子,又跑去端刚温好的枣茶,“这是贤太妃娘娘泡的,您尝尝!”慧嫔接过茶杯,指尖碰了碰温热的杯壁,嘴上却不饶人:“算你们有心,没把糕都吃完。”贤太妃坐在廊下,看着她这副口是心非的模样,笑着摇头:“你这孩子,还是老样子,嘴硬心软。”
丽嫔拿起一块梅花糕,递到慧嫔面前:“刚做好的,还热乎着,你尝尝合不合口味。”慧嫔接过糕,咬了一小口,桂花的香气混着糯米的软糯在嘴里化开,她的眼神瞬间软了下来,却依旧嘴硬:“还行吧,比上次御膳房做的强点,就是桂花放少了。”丽嫔也不拆穿,只是笑着说:“下次多放些,按你的口味来。”
秦兰坐在我身边,手里捧着梅花糕,小声跟我说:“慧嫔娘娘早就盼着来呢,昨天还特意让小厨房备了蜜饯,说要带过来给大家尝尝。”说着指了指慧嫔带来的食盒,“里面还有她给丽嫔娘娘做的枣泥酥,说是按从前城西老铺子的方子做的。”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正见慧嫔悄悄把食盒往丽嫔手边推了推,耳尖微微泛红。
容妃不知何时又回来了,手里捧着个布包,站在院门口,小声说:“我……我做了些小玩意,想……想给大家。”衆人都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招手让她过来。容妃走到桌边,打开布包,里面是几个绣着梅花的小香囊,每个香囊上的梅花都绣得栩栩如生,“这……这是用晒干的梅花做的,能……能安神。”
“娘娘绣得真好看!”雅浣拿起一个香囊,放在鼻尖轻嗅,“好香呀!我要挂在床头!”容妃的脸颊微微泛红,小声说:“喜欢就好,我……我还做了几个,给……给慧嫔娘娘和秦兰姐姐也留了。”她拿起两个香囊,悄悄递到慧嫔和秦兰面前,头低得更厉害了。
慧嫔接过香囊,指尖抚过上面的梅花纹路,愣了愣,随即轻咳一声:“算你有心,本宫收下了。”嘴上说着,却把香囊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袖袋里,动作轻柔得怕碰坏了。秦兰也连忙道谢,把香囊挂在腰间,笑着说:“谢谢容妃娘娘,我会好好收着的。”
苏妃给每个人都添了杯枣茶,轻声说:“今日阳光正好,梅花糕也甜,咱们就好好聚聚,聊聊家常。”贤太妃点点头,看向慧嫔:“你父亲的案子,最近可有进展?”慧嫔放下茶杯,脸色认真了些:“已经差不多了,皇上说再过几日就会下旨,到时候就能帮丽嫔翻案了。”丽嫔闻言,眼眶微微泛红,小声说:“谢谢你,知意。”慧嫔的脸瞬间红了,别过脸:“谢什麽,不过是举手之劳。”
容妃坐在角落,手里捧着香囊,偶尔擡头听衆人说话,听到有趣的地方,嘴角会悄悄勾起。雅浣拉着她的手,跟她讲着院子里的趣事,容妃听得很认真,偶尔会小声问一句:“小桃树……真的会开花吗?”雅浣用力点头:“当然啦!等开春了,咱们一起去看!”容妃的眼睛亮了起来,轻轻“嗯”了一声。
阳光渐渐西斜,洒在每个人身上,暖融融的。桌上的梅花糕渐渐见了底,慧嫔带来的蜜饯也被分食一空,衆人依旧围坐在廊下,聊着天,笑声不断。秦兰拉着我和雅浣,说要教我们做她家乡的点心;丽嫔和慧嫔凑在一起,小声说着从前的往事;贤太妃和苏妃则坐在一旁,看着年轻人们的身影,眼里满是欣慰。
容妃站起身,走到院角的腊梅旁,轻轻嗅着花香。我走过去,她转过头,小声说:“这里……真好,像……像家一样。”我笑着点头:“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以後我们都会在一起。”容妃的眼里泛起了泪光,却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这是我第一次见她笑得如此开怀,像冬日里绽放的腊梅,温暖而明媚。
夕阳落下时,慧嫔要带着秦兰回去了,她走到丽嫔身边,小声说:“过几日我再来看你,带你爱吃的枣泥酥。”丽嫔点点头,笑着说:“好,我等你。”秦兰也跟我们道别,约定下次再来一起做点心。容妃站在院门口,看着她们的背影,小声说:“下次……下次我还做香囊给大家。”
衆人散去後,院子里依旧留着梅花糕的甜香和腊梅的清香。雅浣收拾着桌椅,嘴里哼着小调;贤太妃坐在廊下,手里捧着容妃送的香囊,嘴角带着笑意;苏妃则在整理剩下的腊梅,准备插在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