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神明的保佑!”
“感谢神明!”
五年多以来,只有昌和跟昌一起出门的行商能顺利回来。其他人无论赚得多少,总会有点损伤。
渐渐的,“神佑之家”的名声便坐实了。
哪怕现在拉车的换成牲畜,房屋也翻新扩建,村人们也不再敢有觊觎之心。
踏实过活,因深信神灵保护而赶进山打猎丶采集,人们竟也越过越好。
可能,有时候差的就是那一口气吧。
进行完这一年的夏日祭祀,昌搀扶着老人坐在檐廊下休息。
身板健壮起来的男人眉目舒展,比前些年看上去还要年轻一些。
他犹豫片刻,跟老人说道:“村里想选村长了。可能是我。”
在十几二十个人就能算个村落的时代,几百人聚居的地方已经很难得了,必然要有领头的。
之前还有人试图学他的样子带货出去买,以压过他一头。尤其新搬迁过来的。拖家带口,有时一家就有十几人。更不乏擅长做生意的。
可几年下来,唯有他能平安来回。哪怕不挣呢,货总是不丢的。
渐渐的,人们便有些认命。昌在村里的威信愈重。
但他是个稳得住的人,被推举之际还留有一丝清明,想着找人商量商量。
老人家捏捏手指不说话,年纪大了,一辈子劳作哪里都痛。
昌发觉他的不赞同,追问道:“您跟我有什麽话不能说呢。我是诚心向您请教的。”
老人想了想,斟酌着开口道:“如果不做这个村长,对你有什麽坏处呢?”
昌一愣。
老人继续说:“做了又能有什麽好处呢?你为什麽有现在的地位,有时凭什麽挣的饭吃,还能救下我?”
男人沉默了。
凭什麽,总之不是凭的他很能。
老人的声音低低哑哑:“你呀,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做这个村长也没什麽的。”
除非村里人拼着受伤组织青壮队伍走商,不然最挣钱的路子永远捏在他的手里。
哪怕只是作为吉祥物,大家也会一直尊敬他,没有人敢伤害他一家。
哪怕未来有人组织起人手将他架空,只要他能硬气起来,别人就不敢拿他怎麽样。
留一口气在只为了借力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
只要他一直保持清醒。
想那麽多,不如赶紧攒些家底和人旺,准备抵御消息传出後引来的恶人。
成为村长,表面上看会方便他发展势力,可衆多的事情也要压在他的头上。不做村长,谁又真舍得不护着他家。
应承了,弊大于利。
不应才好。
想明白这点,昌便下定决心推辞掉。
他笑着向老人行礼:“这可算救命之恩呢。”
老人见他理解自己的意思,心下微松:“我呀,一辈子胆小。你不怪我就好。我就是觉得,人呢,有时候不是什麽事都能做成的。得惜福。有些天灾人祸,实在挣不过也无法。提前谋划太多,谋划错了,容易伤着自己。”
这番话,让昌想起数年前第一次行商时的自己。
那时候与现在又有什麽分别呢?
那是的他和妻子冒用了神佑知名,便开始忧心邻居的窥伺。可那时不用便要死。
现在他们担心招致更大的灾祸,可是在没必要因此而做出更不理智的事来。现在,想办法弱化身上的光环才是最重要的!
做好打算,昌急急回房间思索应对的办法。
长子宇丸悄悄地跟了过来。
养得健康活泼的少年眼神发亮:“爸爸,我都听到了!让我来帮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