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格格党 > 第59章 第 59 章 植物间谍1(第6页)

第59章 第 59 章 植物间谍1(第6页)

到清朝时增加到1500吨。

洪武26年,开康藏茶马古道,在四川雅安、黎州设置茶马司,后又迁到康定,主持入藏茶马交易,交易茶叶240万斤,明中叶增加到340万斤。

清朝增加到1100万斤。

明朝木氏土司统治时期,开滇川茶马古道,即云南茶马古道,将云南的普洱茶、沱茶转向西藏换取战马。

云南茶马古道比较特殊,分为两条路线,一条是上行,叫做滇川道,从普洱茶的原产地西双版纳等地转入拉萨,为入藏线;

一条是下行,也叫做滇越道,从普洱进入越南、莱州,属于国际贸易通道。

这三条茶马古道并不仅仅是独立存在,并行存在西部,覆盖了郑戈西方诸多部落。

【由于政府需求量大,茶叶动辄上千万斤,马上万匹,运输力量主要是骆驼、骡马和人力的背夫,交换是为了国家政治军事。】

【茶马古道带来的不止是战马,还有少数民族的友谊】

【当边疆与中原从互相掠夺的战争、互相算计的和亲,变成了互惠互利茶马交易后,感受到茶叶带来的真切好处,少数民族开始真正的融入中原文化】

【到清朝时期,满清本身兴起于东北,善于养马,入关后依然更喜欢用东北的马,在北方草原设立商都牧场、大凌河牧场等,作为军马的主要供给和补充基地,茶叶换取西北战马已经不再是军国急需。】

“兴于东北,善于养马?”朱棣冷笑,“很好,朕亲自抓你们回来给大明养马!”

正好发愁战马不够,那就全给拿下!

他有理由御驾亲征了,立刻看向好大儿:“朕要去打东北!去打满清!”

朱高炽无情地吐出两个字:“没钱。”

朱棣不可思议:“哪里没钱了,你怎么天天喊没钱?”

“没听天幕说大明国库从头穷到尾吗,爹你怎么还坐的住?”朱高炽才意外了,以为他身为太子天天节衣缩食是喜欢受虐吗?还不是条件不允许!还嘲笑他抠门,知道他看到国库的账目时恨不得让宫人全部出去挣钱吗!

朱棣老实了。

“听天幕听天幕。”

没准天幕会教授怎么赚钱。

朱高炽:“呵呵。”

【最终,到雍正时期,官办茶马古道因为朝廷不再需要战马,以及官员干涉市场规律,茶马交易越发凋零,茶叶堆积如山,雍正废除了官办体制,改为完全民营化。】

【在这之后,商业反而更加兴盛,商人进入茶叶贸易,不仅仅交易茶叶马匹,也交易皮毛、羊毛等生活用品,性质变得更加商业化,也更加亲民化。】

【茶叶的交易种类也有变化,而这种变化甚至决定了民心所向。】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中说道:“汉地的货物运到藏区,是我们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

藏族古谚语中的“呷察热、呷霞热、呷棱热”,翻译成汉语就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

康定山歌唱道:“山上住的是藏族,山下住的是汉人,虽然住处各是各,每天生活在一起。”

因为西藏与陕西在茶马古道的常年交流,许多陕西人索性直接选择与当地人婚嫁,至今康定有许多人是陕西人的后裔。

还有原本居住在腹地的藏民,也因为茶马古道带来的便利,主动朝汉藏边地迁移,主动与汉人友好交流。

嬴政:民心!

六国旧民、百越之地等人都尚未归心,茶叶原来有这作用?

天幕完全没提到秦朝有没有茶叶,这茶树又是茶树又是灌木的,去找恐怕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他只能庆幸天幕全天下都能看到,寄希望于民间有人能发现后为他带来好消息。

【明朝弘治年间,明廷在长城一线设“马市”,用内地茶叶换取伊蒙草原上的马匹。】

【此时,《定边县志》明确记载,交易的是川茶汉茶、湖茶,汉茶即是山西陕南紫阳茶区产的“绿茶”。

但是由于绿茶味淡,而且更容易碎,从明中叶起,陕北茶商开始购买湖南安化红茶进行交易。】

【到了清朝,从顺治年间到乾隆年间,当地土商到湖南安化购买红茶,从水路抵达襄阳,继续往下倒汾州,最后运到鄂尔多斯地方销售。】

【乾隆年间,定边从榆林道分得每年销茶引一百道,征银3990两,这就是定边边茶的由来。】

“3990两!这么有钱!”刘彻激动地恨不得立刻去种茶。

这可是银子,还不是铜钱,三千多两银子,他干什么不行!

朱元璋却是皱眉:不对,他明明是要求用绿茶交易,怎么后来变成红茶了?

【哪怕到了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当英国故意用印度茶叶大幅度倾销入西藏,试图通过茶叶使得西藏人屈服。】

【无论是当时的清朝政府,和后面的民国政府,已经自顾不暇无力管辖。大家可以看到西藏近代的抗外战争许多都是独立作战没有援助,只能说那时候的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太废了】

【但是因为茶叶,也因为茶叶长久以来带来的民族团结,西藏人民依然是站在华夏文明这边,并没有被外邦人蛊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